歷史上有沒有因禍得福的事情?或者你遇到過哪些因禍得福的事情?壹劍陸千里2021-07-09 19:43:50

我從不相信福報。好事我做過。如果求回報,就做不完了

歷史上有沒有因禍得福的事情?或者你遇到過哪些因禍得福的事情?子墨文學2019-02-25 09:35:22

生活中因禍得福的事情真的很少,基本上都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如果有,那也是心態的轉變。其實,一個人的心理暗示很重要,有的時候心態能扭轉事情的結果。

並不是說,壞事真的能變好,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成全了其他方面。

所以,換一個角度看問題,你會發現因禍得福的確存在。

正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一樣。

比如,你丟了錢,如果不去懊惱,就不會生氣,如果懊惱就會發生蝴蝶效應,只會越變越好,甚至釀成大禍。

如果不在意,便會無所謂,也就躲過了一場劫難。

歷史上有沒有因禍得福的事情?或者你遇到過哪些因禍得福的事情?亮亮老唐2021-07-03 07:19:30

歷史上有沒有因禍得福的事情?

肯定是有的!因禍得福,往往伴隨著福無雙至,

今天主要聊兩個大唐君主的事情!

第一:

李顯

唐中宗李顯被武則天就放到房州,過的日子非常悽慘,不光生活上不如意,心理上也有陰影。

每當武則天的使者來到房州時,李顯就嚇得瑟瑟發抖,經常如此,心裡一度想要上吊自殺,因為韋后是陪他一起來的,這個女人心裡非常強大,時常勸解李顯,讓他不要害怕,由於有韋后的從旁勸解,李顯才沒有得抑鬱症啊!最終也沒有自殺身亡。

世事很奇妙,武則天死後,張柬之等大臣發動了神龍政變,皇帝寶座回到了老李家手裡,李顯復位,是為唐中宗!

因為在房州時,李顯發誓要對韋后好,如果重登皇位,一切條件都滿足韋后。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韋后的女兒也想學武則天當政,攛掇韋后稱帝,韋后的女兒嫁給了武三思的兒子,韋后和武三思勾結,把持朝政,要不說這兩個女人心狠呢!為了權利把李顯給毒殺了!韋后母女亂政,韋后家族聯合起兵5萬,打算稱帝!結局怎麼樣?跟我說到的第二個人物有關!

第二:李隆基

韋后的女兒想當皇太女,太子本來是李重俊,韋后母女勢力越來越大,李重俊受到的威脅越發嚴重,為了自保發起了政變,帶兵先衝入武三思家裡,把武三思家族殺的幾乎滅族,轉頭又從玄武門進攻,可惜混亂中被殺,李隆基就是被李重俊事件牽連的。

李隆基被牽連了李重俊謀反案,被貶潞州當了別駕。

李隆基也沒有想到到了潞州,臨淄王這個身份給他帶來不少好處,別人總是帶著敬畏的眼神看他,這也讓他意識到了王爺的身份還是有用的,這是在地方不是在長安啊!

從此開始結交朋友,又收了兩個能力出眾的人,韋后亂政,李隆基帶著幾百人,又有京城裡結交的軍士,結束了韋后亂政,太平公主出面,讓李隆基的父親登基!

史稱

唐睿宗

,過了兩年把皇帝位子傳給了李隆基,史稱唐玄宗。太平公主也是個不安分的人,在李隆基當太子期間,她也想像她母親武則天那樣,想把李隆基的太子給廢了,

李隆基先發制人,首先誘殺左、右羽林將軍,然後迅速除掉了參與陰謀的宰相。太平公主本人逃入山寺,“三日乃出,賜死於第”。

李顯和李隆基都是因禍得福的皇帝,李顯懦弱無能,應了福無雙至這句話,而李隆基是有心人,在自己的努力下,福有雙至,兩個人正好相反!

僅供參考!

歷史上有沒有因禍得福的事情?或者你遇到過哪些因禍得福的事情?為人排憂解難2020-12-23 13:51:49

《老子道德經》第五十八章有“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比喻壞事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事也可引出壞的結果。

戰國時期,魏國人范雎出身貧寒,但有著遠大的志向。本人足智多謀,能言善辯,卻得不到重用,只能委屈在中大夫須賈門下做事。有一次須賈出使齊國,也帶上了范雎。范雎在齊王面前展現出不平凡的才能,得到齊王的賞識,臨回國時齊王又賞給了許多財物,由此引來了一場大禍。

歷史上有沒有因禍得福的事情?或者你遇到過哪些因禍得福的事情?

回到魏國後,須賈汙陷范雎賣國通齊,相國魏齊把范雎捆綁起來進行審問,用鞭子抽打已致肋骨骨折。在奄奄一息時拋之郊外,是獄卒救了他。傷養好後,在友人鄭安平的幫助下,化名張祿跟隨秦國使節王稽逃到秦國,被秦昭王重用封為宰相。為秦昭王提出遠交近攻的策略,加速了秦統一六國的步伐。

歷史上有沒有因禍得福的事情?或者你遇到過哪些因禍得福的事情?

范雎是一個愛增分明的人。後來須賈出使秦國,看到范雎沒死就有些膽怯。在照待使節的宴會上,范雎為須賈單安排一個小桌,然後命令兩人端著一盤餵養牲畜的粗料強行讓須賈吃下,並對須賈說,回去告訴魏王,立即把魏齊的人頭送來,不然就要伐魏。逼的魏齊走頭無路而自殺。須賈也因惱羞成疾,不久死去。凡是幫助過范雎的人也都得到酬謝。舉薦鄭安平為秦國大將,又薦王稽為河東大守。

歷史上有沒有因禍得福的事情?或者你遇到過哪些因禍得福的事情?

歷史上有沒有因禍得福的事情?或者你遇到過哪些因禍得福的事情?凌雲5202020-11-15 15:18:10

因禍得福的事情,不管是歷史上,還是生活中都有很多。其中《塞翁失馬》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一個故事。

古代塞北的老漢家的馬跑到胡人那邊了(禍)。

過幾天,走失的馬又回幾匹好馬(福)。

老漢的兒子,因騎帶回來的馬摔斷了腿(禍)。

後來,老漢的兒子因腿傷,不用徵兵,保全性命(福)。

這個故事是說一個人兩次因禍得福。同時也說明一個道理,禍福相依,好事可變壞事,壞事亦可變好事。

歷史上有沒有因禍得福的事情?或者你遇到過哪些因禍得福的事情?願人生有意義2020-11-06 12:04:40

我沒遇到過!我只知道遇人為善!到頭來傷的是自己!一個人出身不同!遇到的事結果都不一樣!不過我還是堅持善待一切的原則!

歷史上有沒有因禍得福的事情?或者你遇到過哪些因禍得福的事情?夕陽搏客2019-02-25 09:56:41

因禍得福,歷史常有,生活常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古人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對待禍福,要有科學態度和辯證思考。文革使我失去上大學機會,高中畢業當了農民,改變了人生命運。看來是禍,可是改革開放後,我考上了農大函授,本科畢業,晉升為農業研究員,在植物保護工作中做出貢獻,創造自己的人生輝煌。這又是福吧!趕上了改革開放的好時代,我們這一代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歷史上有沒有因禍得福的事情?或者你遇到過哪些因禍得福的事情?月林64912019-02-25 11:27:18

謝邀!可說在現實的生活當中,心態的轉變對每一個人來說,是存在扭轉事情的變化而為重要,其變化結果可在一定的程度上,會由禍得福。用科學辯證法對此分折是有一定的哲理性。本人對此是有親身的體驗,那就是自已正處學習文化課的學生時代,趕上了全國轟轟烈烈文化大革命運動。沒有機遇繼續進行文化課學習的繼續深造。這從表面上對我來說是禍,可從實際上來看不是禍而是福。為什麼這樣說呢?從文化底子對我來說初中還沒有畢業,自已是以亦工亦農的身份在水文勘測站以臨時工經轉正為正式職工,一直從事此項工作到退休共為三十八年。在這三十八年的工作中,是單位組織上對我關心愛護從業務學習進取方面,經常派我去省、地區參加中期短期業務學習深造,在由師付在實際工作中對我親手指導和嚴教,並使我能夠勝任地完成該完成的工作。並又得到組織上和單位師付們的好評和贊楊。可以說,我能順順當當地走過人生該所付出自身能力的歷程,這說明是福。是自已親身遇到經歷因禍得福的體驗…

歷史上有沒有因禍得福的事情?或者你遇到過哪些因禍得福的事情?太陽雨471551732020-11-13 22:00:05

因禍得福的事歷史上都有,只是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詳細,因為以前歷史都是記載皇家的多。比如成吉思汗,小時候生活那麼慘,所以成就了自己。再比如朱元璋,小時候不但生活沒有著落,甚至為了生存去當和尚。還有遠古時代的舜,不但後母兄弟要制他於死地,而且親生父親也不放過他。……

他們為什麼因禍得福,都有一個共同點,反省自己,顧全大局,考慮自己的同時為他人為社會考慮,並且做出了為社會良序發展他人可以借鑑的貢獻。

這句話的意思應該是因禍而行使和發揮自己的德善,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就如范仲淹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而得的福報。

一個人如果不知道事情的發生和自己有關,或者只有田邊地角的思維,什麼事情都是別人的錯,是不會因禍得福的,反而是禍上加禍。

歷史上有沒有因禍得福的事情?或者你遇到過哪些因禍得福的事情?正道行28182020-11-14 12:24:10

“福”與“禍”完全是兩個對立極端的大逆轉,也就是對“物極必反”的印證;先福後禍,或先禍後福的事,在歷史的長河中有沒有呢?應該是有的吧?否則,何來“因禍得福”之詞呢?語言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子虛烏有的事,就不可能會有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詞語出現;存在決定意識,所以,一定有這樣的事實存在,才會有對應的詞語產生。

“因禍得福”最早出現在西漢·司馬遷的《史記·管晏列傳》中;他這樣說:“

其為政也,善因禍為福,轉敗為功

”,禍因敗,福因功,兩個極端,說明西漢始,司馬遷就看到了這種禍福轉換的關係實質,於是用四字概括了出來,為政者能把禍轉化為福,故而謂之“善(擅長)”;後人據此再加以提煉而成為今天所見之詞流傳下來。這樣的例項不難舉出大家熟知的名人“陳世美”,先有當駙馬之福,後遭斬首之禍,可謂“因福得禍”,為“因禍得福”的反例。

古時,福不多見,禍到不少;因禍而得福的驚世大例真還罕見,即使有,也是不起眼的小禍小福吧,因而史記頗少。真正稱得起“因禍得福”的驚世之例,莫過於孔子了吧。其事也出自司馬遷的《史記》;他這樣寫道:“

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東郭門。鄭人或謂子貢曰:‘東門有人,其頰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子貢以實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

”;意思是說,孔子游說自己主張去到鄭國,與弟子走失,獨自立在東郭門下。鄭國人不識孔子,對其弟子子貢說起獨立東郭門的孔子來,這樣描述:“東門有個人,額頭長得像堯,後頸像皋陶,肩膀像子產,腰部以下不到大禹的三寸,憔悴頹廢得像失去主人的狗”;子貢如實告訴孔子後,孔子並不以為然,欣喜地笑道:“這樣形容我的樣子,是細枝末節的小事。說我像失去主人的狗,確實是這樣啊!確實是這樣啊!”

孔子一心要想平息戰亂紛爭,恢復周朝禮制,遊說自己主張已疲憊頹喪到像無家可歸的狗,孔子認為自己就是這樣的遭遇,故而感到欣然;對他來說,壯志未酬,形若喪家之狗,應是最大的失志最大的禍;在他之後至死未得什麼福。他的福得宜於他死後的追封,成為封建社會古聖人,世代偉人;這一後福全仗著他生前的言行被其弟子撰寫為文章流傳,這就是《論語》。孔子未竟的“復禮”大業,在他死後各朝代都奉為治國之寶典;這應該是歷史上世間之最大“因禍得福”吧?只可惜孔子生前並未享受其福。

謝邀作答。

歷史上有沒有因禍得福的事情?或者你遇到過哪些因禍得福的事情?

歷史上有沒有因禍得福的事情?或者你遇到過哪些因禍得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