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什麼不饒馬謖一命?獨爵19882021-05-01 11:31:56

1樹立威信2對馬謖的懲罰3軍法無情。

諸葛亮為什麼不饒馬謖一命?山野老人2021-05-03 10:40:22

山野老人解讀兩漢三國,與您一起體會歷史新感覺!

諸葛亮為什麼不饒馬謖一命?

諸葛亮為什麼不饒馬謖一命?

諸葛亮處死馬謖為很多人不理解!

《襄陽記》記載:馬謖臨刑前,十萬民眾為之垂淚!

諸葛亮的親信蔣琬曾經質疑諸葛亮為什麼要處死馬謖!

蔣琬質疑諸葛亮說:“天下動盪不安,處死智慧之士,難道不可惜嗎?”

諸葛亮回答蔣琬的質疑的理由是治國治軍都離不開法律,處死馬謖是依法行事!

山野老人以為諸葛亮回答的理由並不充分!

諸葛亮處死馬謖固然有依法治國、依法治軍的成分,更多的原因是為自己著想。

諸葛亮處死馬謖是為了挽回自己誤用馬謖而在君臣之間造成的不利影響!

為什麼這樣說呢?

山野老人簡單從三個方面回答這個問題:

一,不處死馬謖,諸葛亮無法面對死去的劉備。

劉備臨終前叮囑諸葛亮說:“馬謖這個人言過其實,不可重用,請你仔細考察!”

諸葛亮當面接受了劉備的勸誡,劉備屍骨未寒,諸葛亮就重用馬謖。

諸葛亮這一行動有意與劉備比長短。

劉備叮囑諸葛亮不要重用馬謖;諸葛亮偏要重用馬謖,諸葛亮想在知人善任這一問題上證明自己比劉備強。

結果卻打臉諸葛亮,所以諸葛亮必須處死馬謖,不然無法面對死去的劉備。

諸葛亮為什麼不饒馬謖一命?

二,不處死馬謖,諸葛亮無法面對活著的魏延、吳壹。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至於讓誰防守街亭,史書上說,當時,諸葛亮面前有更合適的人選,那就是魏延與吳壹。

諸葛亮放著合適的魏延、吳壹不用,而偏要選用一個從來就沒有帶兵打仗經驗的馬謖。

這一乖張行為本身就給周圍的將軍們帶來了很多質疑。

最後馬謖卻讓諸葛亮失望,儘管諸葛亮行事謹慎,派遣將軍王平協助馬謖。

可是這個馬謖卻不聽王平的建議,結果釀成大錯。

如此這樣,諸葛亮不處死馬謖,無法面對活著的魏延與吳壹。

三,不處死馬謖,諸葛亮面對自己。

諸葛亮自稱為臥龍,“自比管仲樂毅”,司馬德操譽之為識時務的俊傑。

赤壁一戰,諸葛亮更是名滿天下。

諸葛亮被世人稱之為神人,未卜先知,知人善任;諸葛亮被史學家稱之為俊傑,注重法治,依法治軍。

就憑這兩點,諸葛亮不處死馬謖,無法向自己交代。

諸葛亮不是“未卜先知”、“知人善任”?

那麼怎麼就不知道馬謖守不住街亭呢?

諸葛亮不是注重法治、依法治軍嗎?

現在馬謖丟失了街亭,不處死馬謖,諸葛亮怎麼向自己交代?

由此為了顧及諸葛亮本人的面子與威信,馬謖必須死!

史書上說,諸葛亮“戮謖以謝眾”。

這“戮謖以謝眾”既包括魏延、吳壹等將領,也包括諸葛亮自己。

諸葛亮為什麼不饒馬謖一命?

綜上所述,諸葛亮為了自己之後的工作,不得不處死馬謖,以挽回自己誤用馬謖造成的不良影響。

諸葛亮為什麼不饒馬謖一命?57971從頭越2021-05-01 12:03:57

街亭敗,蜀國亡。能饒他嗎?

諸葛亮為什麼不饒馬謖一命?似水流年w2021-05-01 13:18:56

諸葛亮為何不饒馬謖一命?要我說,馬謖本就該死。為了提振軍威、士氣和出於對社稷安寧與蜀國全域性利益以及對國內錯綜複雜關係的通盤考量,諸葛亮不但不能饒他一死,而且還得是揮淚怒斬馬謖。那麼,孔明斬馬謖又為何要“揮淚”呢?主因是:

馬謖作為一名將領,在戰場上竟公然違背軍令,擅作主張,改變了軍事主帥諸葛亮的戰略意圖,從而導致了整個戰役的失利,按照軍事法規,馬謖必須受到嚴厲的軍法處置。如果要仔細琢磨揮淚斬馬謖這一整個事件的前因後果,則不難發現,馬謖之所以被斬,除其自身主觀原因之外,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要歸咎於諸葛亮這個主帥本人。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箇中緣由,且聽我來一一道來———。

諸葛亮為什麼不饒馬謖一命?

其一、孔明和馬謖之間感情甚篤。

馬謖原是荊州太守,後隨劉備入蜀。馬謖熟讀兵法,通曉軍事,常與諸葛孔明探討時局戰況,聊到半夜,很是投緣。諸葛亮征討孟獲,馬謖送行,亮問計於馬謖,馬謖道:當今之時,北伐乃首要任務。可南方蠻族依靠地勢險要,路途遙遠,時而歸附時而叛亂,若趁我們北伐,國內空虛之際,他們再行叛亂,那是非常危險的。若要把他們全部剪滅,又非仁義之師所取。我建議攻心為上,攻城為下,使他們真正臣服於我。諸葛亮採取了馬謖的建議,七擒孟獲,讓他心服口服,不再成為蜀漢南方的威脅。另外,馬謖在獄中寫信給諸葛亮說:你待我像對你孩子一般,我對你像尊我父輩一樣。希望我死之後你能善待我之妻兒老幼,我也便放心了。可見他們之間的情義非同一般。

諸葛亮為什麼不饒馬謖一命?

其二、孔明辜負了先帝告誡,懊悔自己用人失察。

劉備彌留之際,曾囑託過諸葛亮:馬謖言語大於實際能力,不可委以大任。但在北伐時,諸葛亮卻還是任命了馬謖為大將,導致兵敗街亭,揮淚斬了馬謖,也是迫不得已和為自己開脫用人失察之責。戰爭預備期,在討論誰當先鋒之時,大家便一致推薦魏延和吳懿擔任先鋒,但諸葛亮卻執意偏要使用自己的小兄弟,最後在眾人的質疑聲中將馬謖推上了先鋒的位置(同時也把他推上了斷頭臺)。將劉備生前交代的說馬謖此人不堪重用之事棄之腦後於不顧,在關鍵用人之際,違背了先帝的遺旨,任人為親,以情為念。才導致敗落街亭的慘痛結局。咋辦呢?最後,他也不可能再包庇袒護馬謖了,丞相辜負了先帝在先,馬謖辜負了丞相在後,二人皆為罪過之人,但關鍵時刻,丟車保帥,不失為一著妙棋。所以,馬謖必須得以死謝罪才對。

諸葛亮為什麼不饒馬謖一命?

其三、多事之秋,時運不濟,馬謖命葬法場。

當時的蜀漢,存在著多層權力派系角逐。一派以趙雲、張飛等為代表,追隨劉備已久,可稱為嫡系派別。二派以黃忠、馬良、馬謖、諸葛亮等人為代表,他們是劉備在荊州時,投入蜀軍陣營的,可稱荊州派系。三派以法正、黃權等為代表,是原來劉璋手下,劉備入蜀後歸降得來的,可稱為東州派系。四派以譙周等人組成,是益州本土地方人士,可稱益州派系。很明顯,諸葛亮和馬謖都屬於荊州派系,如果諸葛亮沒有嚴肅處理馬謖,其他多方權力派系就會抓住這個“小辮子”,對荊州派系進行攻擊。蜀國的權力集團本來就很複雜,這件如果事處理不當,非常不利於蜀漢內部的穩定。更何況,對陛下劉禪,對蜀國百姓都需要有一個合理的交代。所以,在這些壓力下,諸葛亮不得不判處馬謖死刑。

諸葛亮為什麼不饒馬謖一命?

其四、對將來局勢心存惶恐憂慮。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這揮淚也有慨嘆歲月不饒人,先帝劉備託孤大任,北伐中原,興復漢室,何時能完成?向天再借五百年,五十年也行呀!奈何一切都是定數,看著北伐一次次失利,馬謖又因不堪重任,致使此次北伐功虧一簣。我諸葛孔明還能有幾次機會北伐呢?看來,大勢將去,已是無力迴天了!

最後,諸葛老臣淚灑帳中,揮手丟擲了令牌,這其中隱含了多少辛酸與無奈呢?揮淚斬馬謖,實屬孔明對馬謖最無奈的決絕告別之舉。

諸葛亮為什麼不饒馬謖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