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盜亦有道”?聰哥都不行嗎2018-07-18 22:29:11

春秋時期,最有名的大盜叫盜蹠。盜蹠的部下問盜蹠說:“做大盜也有法則嗎?”盜蹠回答說:“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有法則。做大盜怎能沒有法則呢?憑空能猜出屋裡儲藏著多少財物,這就是聖;帶頭先進入屋裡,就是勇;最後退出屋子,就是義;酌情判斷能否動手,就是智;分贓均勻,就是仁。不具備這五種素質而成為大盜是不可能的。” 盜蹠這一套說教,和儒家宣揚的“聖人之道”如出一轍,由此諷刺了儒家的虛偽。看來“聖人之道”如果用來教育君子,君子就能被培養成聖人;如果被壞人利用,壞人就能成為大盜。可是天下聖人少而大盜多,可見“聖人之道”給天下帶來的利益少,帶來的禍患多。所以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只有打擊虛偽的“聖人之道”,讓人民一切順乎自然,天下才能太平。 值得指出的是,蹠是奴隸起義的領袖,由於代表了被壓迫者的利益,所以被歷代統治者誣衊為“盜蹠”。莊子對盜蹠是有同情心的,曾多次指出這個社會是“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並且說,“聖人之道”教大家追名逐利,聖人的危害其實超過大盜。與其把蹠叫做盜蹠,不如把孔子(孔丘)叫做盜丘。認為虛偽的“聖人之道”才是造成天下混亂的原因。 傳統文化中對俠義的大盜歷來都是推崇的

為什麼說“盜亦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