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魯士施泰因改革的原因背景?使用者93115484429992021-04-17 09:51:20

“1807年普魯士改革”,通常又稱施泰因其-哈登堡改革,是一場發生於拿破崙戰爭期間、自上而下的自救行動。其目的在於透過變革舊制度,為普魯士乃至全德意志爭取民族解放和政治統一的發展道路。

可以說,正是因為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統治對德意志傳統政治秩序和社會結構的改變,才促使普魯士得以推行如此深刻的變革,最終不僅帶來了普魯士的恢復和重建,也標誌著德國曆史一個重要轉折時期的到來。本文就讓我們從法國大革命對德意志影響的角度,來聊一聊為什麼是普魯士率先在德意志中完成了資產階級改革的吧!

1701年,在霍亨索倫家族的巧妙運作下,勃蘭登堡-普魯士公國在獲得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承認的情況下,“晉升”成為普魯士王國。此後,在腓特烈大帝的率領下,普魯士憑藉強悍的軍事力量和極具韌性的社會底蘊,經過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七年戰爭等,攫取了西里西亞、薩克森等地盤,一躍成為歐洲五大強國之一。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兩場戰爭,導致普魯士面臨在歐洲大陸遭受孤立的局面。加之地處德意志西北部的普魯士地形平坦、易攻難守,所以如何拱衛領土成為歷代君主的為政要務。為了改變這一局面,腓特烈大帝利用歐洲大國之間的矛盾、頻繁展開外交磋商,將其擴張目標對準了東邊日益衰落的波蘭。最終,在腓特烈大帝和女沙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的默契之下,普魯士和俄國拉攏奧地利一起完成了對波蘭的第一次瓜分。自此,普魯士王國之下領土終於連成一片。

公元1786年,腓特烈大帝去世,僅僅三年之後歐洲便開始掀起一場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運動——法國大革命。作為18世紀“雙元革命”之一,法國大革命對歐洲大陸秩序的衝擊顯然要比英國工業革命更為猛烈和直接。不過起初,它並未引起歐洲封建君主們的廣泛關注,畢竟在七年戰爭和參加了北美獨立戰爭以後,法國早已被看作是一個財政破產、債務重重、饑荒頻發、極具衰落的失敗國家了。

從1787年開始的奧地利、俄國對土耳其的戰爭正在吸引著全歐洲政治家的注意力。直到1790年春天,德意志西部地區受大革命影響,開始出現零星的農民起義和手工業者罷工活動,才讓人們注意到法國的變局。到了1792年,隨著大革命的節節勝利,法國與德意志封建諸侯之間的衝突已經變得不可避免。

伴隨著普魯士和奧地利的介入,法國大革命很快從內部外溢至整個歐洲。當普奧軍隊遭受失敗以後,就連長期奉行孤立主義的英國都坐不住了,開始親自下場組建第一次反法同盟,藉以“矯正”被破壞的歐陸均勢秩序。革命思想同樣影響了波蘭,他們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力求恢復波蘭疆域,這遭到了鄰國的忌憚。最終在俄普奧三國的協商之下,波蘭又經歷了兩次瓜分,王國覆滅。

此後,英國聯合俄國,連續組建了第二、三、四次反法同盟,皆遭挫敗。軍事強人拿破崙也是在第二次反法同盟期間,趁著督政府面臨嚴峻外部壓力的情況下,成功奪權上位。第二次反法同盟結束以後,拿破崙與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共同監督,將德意志邦國從112個縮減至三十幾個,並在絕大多數教會諸侯邦國實行了教產還俗,天主教邦國數量大減。如此一來,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被在此推選為帝國皇帝的可能性變得微乎其微了。

第三次反法同盟結束以後,拿破崙強迫奧地利簽訂了《普勒斯堡和約》,將其徹底排擠出義大利和德意志,並大力扶持親法邦國勢力。1806年,拿破崙策動西南16個邦國成立了以自己為保護人的“萊茵聯邦”,藉以在德意志內部對抗奧、普兩大邦國。德意志諸侯的大幅度縮減,以及萊茵聯邦等組織的成立,實際上為後來普魯士統一德意志掃平了障礙。但是,這必須建立在普魯士強勁實力基礎之上的。

早先,為了促使普魯士保持中立態度,拿破崙曾以漢諾威邦國作為利益交換。然而很快,漢諾威又被他拿來作為和英國漢諾威王朝討價還價的籌碼,這招致普魯士的記恨。更為重要的是伴隨著“萊茵聯邦”從16個邦擴大至21個邦,法國勢力逐漸滲入德意志腹地,威脅到了普魯士領土完整。於是,意識到情況不妙的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參加了由英、俄組建的第四次反法同盟,並在盟友尚未一致行動的情況下貿然出擊,損失慘重。

經過耶拿戰役、奧埃爾施塔特戰役後,拿破崙僅用一個月時間就消滅了號稱歐洲第四強國的普魯士主力,震驚歐洲。此後,由於法俄兩軍交戰卻落得兩敗俱傷的下場,因此擔憂本土遭襲引發普加喬夫式農奴叛亂的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決定與拿破崙議和,並透過《提爾希特和約》確定了法、俄各自在歐洲勢力範圍的劃分。這其中,普魯士慘遭肢解,喪失了西部和東部一半的領土,被納入法國的勢力範圍之內。

在對普魯士的肢解中,易北河以西領土被劃給了拿破崙弟弟的威斯特伐利亞王國,東部瓜分波蘭的領土則組成華沙大公國交由薩克森國王兼領,其本土更是需要在賠償完3。11億法郎之前由法軍駐守。就這樣,普魯士不論是土地面積還是人口規模皆遭腰斬,元氣大傷。然而,這並不妨礙它成為整個德意志地區最具改革動力的區域,甚至許多其他德意志邦國人士也紛紛湧向普魯士,這是為什麼呢?

法國在其直接統治的萊茵西區、間接控制的“萊茵聯邦”範圍內,極力推廣新的經濟政策,消除領地關卡、農奴契約、統一制式笛卡爾度量衡、用官僚直接收稅取代包稅人制度等。同時,與經濟改革配套的法律條文、官僚體系也迅速建立起來。《拿破崙法典》更是在1804年以後迅速推行,並極大地促進了這些地區的經濟進步和社會結構變化。

不過,拿破崙的統治畢竟是在法國民族主義旗幟下推行的對外擴張行為,已經產生德意志民族意識的各邦國民眾對此並不買賬,許多人依然將德意志民族重新崛起的希望寄託普魯士或者奧地利身上。同時,由於受拿破崙戰爭衝擊最深,法國在萊茵地區推行的種種措施也不可避免地成為兩國效仿的物件。只是相較於普魯士,奧地利實在缺乏深入改革的政治土壤,畢竟分散的多民族國家特性,導致哈布斯堡高層不敢輕易觸動農奴制度。

於是,普魯士就成為全德意志遭受拿破崙壓迫時的最後希望。即便普魯士僅保有半壁河山,但也恰恰是較之奧地利更為嚴峻的生存危機,才促使其擁有充足的改革動力。當法國開始強迫執行大陸封鎖政策(以對抗英國)時,普魯士因外貿急劇萎縮、民眾對容克貴族秩序日益不滿,已經迫切需要在社會制度層面進行變革來改變現狀了。當幾乎全德意志人才湧向普魯士、當救亡圖存成為全社會最強烈心聲的時候,改革也就勢在必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