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有格物致知精神》主要告訴我們什麼?Bfcc012020-07-12 20:29:10

主要告訴我們要倡導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養學生的實驗精神,不管研究自然科學,研究人文科學或者在個人行動上都要保留一個懷疑求真的態度,要靠實踐來發現事物的真相。萊垍頭條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主要告訴我們什麼?

本文是作者一個報告中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談式的議論文。

作者在文章的開頭就提出了他的論題:中國學生應該怎樣學習自然科學?全文就是圍繞著這個論題進行論述的。條萊垍頭

首先,指出傳統教育的弊病。作者解釋“四書”中“格物”和“致知”的意思,是從探察物體而得到知識。這與現代學術的基礎實地探察,即實驗,恰恰是一致的。萊垍頭條

但是傳統教育的目的並不是尋求新知識,而是適應一個固定的社會制度,於是埋沒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頭條萊垍

作者以王陽明“格”院子裡的竹子為例,說明王陽明把探察外界誤認為探討自己,這是儒家傳統的看法決定的。(但實際上這是程朱理學的思想,而非王陽明)萊垍頭條

然後,分析科學上的實驗精神的重要性。作者從科學發展歷史的角度,重申新的知識只能透過實驗得到,而不是由自我探討就可求到的。萊垍頭條

闡述了實驗的過程和要求:實驗是積極的,有計劃的探測;實驗要有小心具體的計劃,要有一個目標作為探索過程的嚮導。作者以探察竹子的性質為例,說明要得到關於竹子的知識,只有靠科學實驗,消極觀察、袖手旁觀是無濟於事的。萊垍頭條

接著,作者指出,“王陽明的思想還在繼續支配著一些中國讀書人的頭腦”。一是中國學生大都偏重於理論而輕視實驗,偏重於抽象的思維而不願動手。考試的成績很好,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時常常不知所措。萊垍頭條

二是作者以“個人的經驗為證”,由於受傳統教育的影響,誤以為靠埋頭讀書能應付一切,結果對於實際的需要毫無幫助。這就更加深刻地揭露了傳統教育的弊病,也說明了重視實驗精神的重要性。萊垍頭條

最後,得出結論:“希望我們這一代對於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認識和思考,使得實驗精神真正變成中國文化的一部分。”萊垍頭條

作者先闡明科學研究上的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一是研究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和在個人行動上,都不可缺少;二是應付世界環境也不可缺少。而後揭示格物致知在科學研究上的意義。結尾提出了對中國一代人的希望。萊垍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