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西苑公園得名的由來?使用者18424312037437632020-07-14 06:00:41

晉襄公六年(前622),晉大夫處父受封陽地為其食邑(500戶),稱陽邑。秦始皇統一全國(前221),置陽邑縣,縣治設在陽處父食邑,即今陽邑村。至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7),縣治遷至白塔村,歷時798年,陽邑始終為全縣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至宋代末年,陽邑故城尚為一座普通的城堡。以夫子閣為上東門,財神閣為下東門,西閣為上西門,白衣閣為南門,南寨則為屯兵之處。 明代,陽邑故城作為直通直隸順德府驛道的重要市鎮,商貿逐步繁榮。明景泰元年及明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年間,故城城池屢有增修、擴建,逐步形成以夫子閣為中心的十字大街。南為橋兒坡街,直通南門、南寨,長600餘米;北門巷長300餘米,直通北門。城北增修陽虎門,形成十二個廠街、柳溝巷、刀兒巷、寧壽街等街巷;西門外增修廟後頭街、楊路巷;夫子閣以東延長400米,建半道街並新建上東門;財神閣向東北延長建大街並修建正東門。居民住宅向東南拓展,形成長壽街、南溝、賈巷、白家巷、石頭巷、二成三巷等古巷。 清代,陽邑故城愈加繁華鼎盛。乾隆年間,改城門為閣門,上建神閣供奉諸神,下修門洞人行車往,形制華麗。乾隆六十年《太谷縣志》稱陽邑故城:“昔之烽燧相聞,軍書旁午者,今皆變而為農桑衣食商賈貿遷之地。”咸豐年間,陽邑故城再一次大修擴充套件,成為城牆高聳環繞,城門青磚石砌、門額刻石題字,民居、商鋪、閣樓林立,廟宇、祠堂香火旺盛,人來車往的商貿、文化發達興盛地域之一。 民國年間,由於商業衰敗,戰亂頻仍,陽邑故城城牆及大部分樓閣廟宇被嚴重損壞、拆毀。20世紀50年代,北門附近城牆僅有少量頹垣殘留,70年代在此批蓋民房,今已遺址無存。 民間有“先有白塔村,後有太谷城”之說。縣治西遷白塔村後,開始修築城池。四周築土城牆,“周圍十二里,高一丈八尺,池闊一丈”(明萬曆《太谷縣志》)。城牆外四周掘寬3。3米,深1。67米護城河。至明景泰元年(1450),城池南面淤泥壅塞,城牆嚴重損壞。同年,重修城池。明正德九年(1514),城牆增築至8。3米,以磚砌門,上建重樓。樓額依東、西、南、北,分別稱長春、望汾、鳳儀、眺燕,四門同序名長樂、登豐、永康、拱辰。次年,在城牆四角建角樓。明嘉靖二十年(1541),俺答犯縣城,城牆頹壞,重加修築。將東、北二門修為甕城,西、南二門建為重門,四面各築敵臺6座,臺上建樓。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又增築四面敵臺。明隆慶二年(1568),改南門為甕城,易門額,東為賓陽,南稱麗正,西、北仍舊。明萬曆四年(1576),改砌磚城。城基壘石1。67米,自基至碟砌磚。基寬14米,高12。5米。重修四角敵樓和四門城樓,建警鋪計56座。以磚砌碟道,裡側加回垣。城外復修護城堤,沿堤植柳,“環視三晉屬邑,其城池之深峻無有如太谷者”(明萬曆《太谷縣志》)。 洛陽西苑公園原名植物園,西苑公園始建於五十年代末,初建為苗圃,一九六二年定名植物園。主要景點於八十年代初建成並對外開放。後因其地處隋煬帝西苑遺址內,故更名西苑公園。西苑公園坐落在洛陽市南昌路與九都西路交匯處、隋煬帝於公元605年所建的“西苑”遺址上,故後來更名為西苑公園。西苑公園進門即有“洛陽牡丹甲天下”的石刻,佔地220畝,是一座以栽培名貴植物為主體,兼有遊園性質的古典式公園。現在周圍都是高樓,難得的城市綠地。條萊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