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市的市名是什麼意思?2019-09-08 15:55:31

阜陽在周代稱為鬍子國。公元前495年楚滅胡,改稱汝陰地;公元前221年,蓁建汝陰縣,隸屬陳郡;漢代汝陰縣隸屬汝南郡;三國·魏景初二年(Z38年)置汝陰郡,治汝陰縣;南北朝·北魏孝昌四年置潁州;唐初曾更名信州,北宋末更名順昌府。州、郡、府之名歷代雖有更易,但治所縣名仍稱汝陰,直到元代至元二年(1265年)撤汝陰縣,縣地直屬潁州,汝陰之名方才取消。明代和清初,潁州治所均未設縣。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安徽巡撫王紘認為潁州地域過大,應升為府,於是上奏朝廷:“上江之直隸潁州,界連豫省,地方遼闊,錢穀而外,刑名時間數倍他屬,即本州地方之事,憂虞竭蹶不遑,何能再顧屬邑。似應將潁州升為府臺,設立知府一員。附廓添設知縣一員,即以潁州原治地方為新縣管轄……恭候欽定佳名。”雍正准奏,升潁州為潁州府,附廓(同城)所設新具賜名“阜陽縣”。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廢州府而存縣,撤消潁州府,保留阜陽縣。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於阜陽縣同城設阜陽專員公署,1971年改為阜陽地區革命委員會。1975年12月於阜陽縣城區建縣級阜陽市;1979年2月阜陽地區革命委員會改為阜陽地區行政專員公署;1992年12月撤阜陽縣、阜陽市,重新組建縣級阜陽市;1996年1月,撤消阜陽地區和縣級阜陽市,設立地級阜陽市。阜陽是東漢侯國名,在今臨泉縣黃嶺鎮。雍正十三年潁州升府時,雍正帝從潁州轄境中選出阜陽作為府治縣名。 萊垍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