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在清廷和革命黨之間玩弄了哪些權術實現個人的野心?靈羽vlog2018-02-22 14:57:31

袁世凱的套路有點和司馬懿的套路相近,那就是善於隱忍,敢於犧牲小利自保,並慢慢培養自己勢力。在庚子年袁世凱在任山東巡撫的時候,因嚴厲剿殺義和團而遭到朝廷大臣的彈劾,結果袁世凱不得不暫時歸隱。 歸隱期間的袁世凱,每天的生活都很有規律:清早出去散散步,隨後與親戚朋友下下棋;要不就是和一些來訪的文人墨客詩酒吟唱,打發落寞的時光。當時的《東方雜誌》上曾刊登了一副著名的“披蓑垂釣圖”,袁世凱以此來表示自己歸隱山林、不問世事的取意。不過,從那幅圖上看,袁世凱雖然頭戴斗笠,手執釣竿,看似閉目養神,似有決裂於仕途之象;但其凝望沉思,又隱隱作姜太公釣魚之狀。 事實上,“退隱”後的袁世凱貌似與世無爭,流連於山水之間,但實際上卻時刻注視著北京的動向。在袁世凱居室的不遠處,有一個毫不起眼的小房間,這便是宅院中最現代、也是最為核心的一個地方:電報處。在離開京城時,袁世凱特意帶回來了一個小電臺,其用意不言而喻。透過電報處,袁世凱的親朋故舊、北洋軍的部屬將領、還有他從前安插在政要部門的心腹爪牙,都能及時與他保持緊密聯絡,並向他報告外界一切鉅細資訊。透過這個渠道,袁世凱足不出戶而知天下事,身不在朝但一切盡在掌握。 據說,袁世凱也曾一度耐不住寂寞,請了當地一個有名的瞎子給他算命,瞎子告訴他說,到辛亥八月節,官星就動了。等到武昌起義的訊息傳到後,機會真的來了。 果不其然,武昌義旗一起,山西、湖南等省便紛紛響應,其他各省督撫的警報也如同雪花般直飛朝廷,要求增派軍隊,以防不測。攝政王載灃接到那些警報後,一下子就變得手足無措,只得慌忙召集內閣的一班大臣前來商議。皇族內閣的這些人,老的老,少的少,沒事的時候吃吃喝喝,說說笑笑;要動真格了,這下倒好,一個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覷,束手無策。看到這般景象,攝政王載灃氣得是手腳冰冷,幾乎要掉下淚來。慶親王奕劻資格最老,不得不出來打破這尷尬的沉默。老慶說,要保薦一個人,一定可以把革命黨搞定。老慶不說則罷,一說便說到了載灃的痛腳上——你說他保的這人是誰?豈不正是那位被趕回老家的袁世凱?載灃在聽了老慶的話後,沉默良久,嘿然不答。老慶在一邊著急了,說:“要不用袁世凱的話,就怕大清要完了。” 這時候就到袁世凱翻身的時候了。於是,袁世凱擺足了架子,說自己“舊患足疾,迄今尚未大愈”,並以最近“交秋驟寒,又發痰喘作燒舊症,益以頭眩心悸,思慮恍惚”為由,拒絕了清廷的開價。袁世凱的藉口可謂是冠冕堂皇:當年你載灃不就是以“足疾”為名將我趕出京城的嗎?好,現在就給你來個“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先出了胸中這口惡氣再說。這下可到清廷著急了,於是袁世凱趁機給自己加碼,為自己後來獨攬大權鋪好了路。 果然袁世凱出馬,北洋軍的表現果然大不一樣,很快便攻下漢口。隨後,袁世凱又返回北京,組建了一個完全聽命於自己的新內閣,正當清廷盼望著袁世凱能儘快剿滅武漢的革命軍時,袁世凱卻突然不打了。在袁世凱看來,當時的局勢已經不僅僅是武漢一地的問題,而是各省分崩離析的大勢;即使能剿滅了武漢的革命軍,但其他省份的革命黨又如何對付?何況,袁世凱心裡也清楚,清廷對他並不信任,一旦渡過難關,自己的命運又將如何呢?如今天賜良機,他也得為自己打算打算。 此時的袁世凱已經是百鍊成鋼,精敏老成,他絕不會輕易聽從清廷使喚,也不會隨意附和革命黨的意願。他要做的,是憑藉手裡的北洋軍從中操控,一方面利用革命軍來要挾清廷,另一方面又借清廷的勢力來威脅革命軍,連哄帶嚇,既打又拉,將革命軍和清廷玩弄於股掌之間。 在漢口被攻下之後,袁世凱派出了親信蔡廷幹前往武昌與革命黨人進行試探,但因為雙方立場差異太大,談判久久不見成效,袁世凱決定再採取軍事行動,以挫敗革命軍計程車氣。隨後,北洋軍向漢陽發起猛攻,並很快攻下。正當前軍指揮馮國璋打算乘勝將武昌一舉拿下時,袁世凱卻命令暫時停戰,這就讓馮國璋沒法理解了。於是,馮國璋一邊給袁世凱發電報,說“武昌唾手可得、機不可失”,一邊又下令繼續炮擊武昌,並無放棄進攻的表示。 袁世凱得知後勃然大怒,隨後連發七道電報,嚴令馮國璋立刻停止進攻。為了防止馮國璋壞了自己的好事,袁世凱隨後將其調回北京,委派另一名親信段祺瑞為前敵指揮。說來說去,馮國璋畢竟只是個軍人,他不懂得政治上的這麼多道道,更不懂得他的袁主帥其實是在清廷和革命黨之間進行平衡和博弈。 果不其然,袁世凱最終用高超的政治技巧,不費一兵一卒便將那些皇族親貴包括攝政王載灃在內一併掃地出門,趕出朝廷,最後又誘迫隆裕太后在清帝退位詔書上簽字,最終結束了清朝200多年的歷史,同時透過部分妥協和武力威脅取得了中華民國的第一任總統的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