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那些飯店比較有特色,不要炒菜?醬爆影視製作2019-07-17 16:24:06

朝天鍋

在濰坊市和平路與東風街難,世紀泰華後面,有一個路北,有一個朝天鍋的店

源於清代乾隆年間的民間早市。當時濰縣趕集的農民吃不上熱飯,便有人在集市上架起大鐵鍋,為路人煮萊熱飯,固捐無蓋,人們便稱之為“朝天鍋”。鍋內煮著豬下貨、肉丸子、豆腐乾等.湯沸肉爛,顧客圍鍋而坐,由掌鍋師傅舀上熱湯,加點香菜和醬油等,井備有薄面餅,隨意自用。然後,根據顧客要求,把腸、肚等切碎,放在餅上,捏上細鹽,捲成火筒狀,送到顧客

手中。因其經濟實惠,肉湯隨喝隨舀,深受群眾歡迎.濰坊朝天鍋經不斷改進於19967年分別被中國烹飪協會、山東省貿易廳認定為“中華名小吃”、“山東名小吃”。隨著商業的發展,朝天鍋已遍佈全市,如今已發展成“朝天宴”。此宴用雞肉、驢肉煨湯,以煮全豬為主,有豬頭、肝、肺、心、肚、腸,再配以甜麵醬、醋、醬袖、疙瘩鹹菜條、胡椒粉、蔥,姜、八角、桂皮、鹽、香菜、香油、青蘿條等十幾種調料和冷菜。食客們坐在一張特製的餐桌周圍,桌中央有一口直徑50釐米,深65釐米的大鍋,鍋口與桌面齊平,鍋底有特製燃料。圓桌有一缺口,服務員在缺口處,根據客人的要求

將鍋內的肉舀出,切好,供客人慢慢品嚐。“朝天鍋”肥而不膩,營養豐富,味美可口,湯清淡而不渾濁,加以薄餅配用,其味無窮。

雞鴨和樂

東風街與和平路路口 亞星橋向北,第一個路口向西,泛海大酒店後面,有個很不錯的店

濰坊傳統名吃,據說起源於山西,陝西,後經北京傳至濰坊.由歷史上的“河漏”演變而來.“河漏”是用蕎麥麵在密鑿細孔的河漏床上壓出的麵條,本是農家日常食品,稱作“餄餎”.濰坊人對“餄餎”作了改進,用小麥代替蕎麥麵,並配以雞鴨肉、“憨肉”和小調料的滷子,用其諧音取名“和樂”,因滷子以雞鴨為主,遂名“雞鴨和樂”。經民間食品藝人不斷加工發展至今,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麵食。它以製作考究,佐料齊全、味美湯鮮而聞名齊魯大地,又以味美價廉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1997年雞鴨和樂被中國烹飪協會、山東省貿易廳分別評為“中華名小吃”、“山東名小吃”。製作方法分兩步,一是做和樂條,用95%的麵粉和5%的澱粉加7o%的水,調和成硬軟適度的麵糰,麵糰放入“和樂床”內用手擠壓,由床孔槽擠出的麵條落入沸水鍋內,即成和樂條。二是做滷子,將宰殺洗淨並加工好的雞、鴨放鍋內,加適量的蔥、姜、八角、花椒、熟醬油,煮熟後加鹽調味,然後將雞鴨肉切成小方塊,雞佔90%,鴨佔10%,用以作配料,取10%的精肉,加2%的雞蛋和3%的澱粉,加蔥、姜、醬油和適量的食鹽,剁細、拌勻,放鍋內蒸熟,涼透後切成小方塊,謂之“憨肉”以做配料。吃雞鴨和樂時,將和樂條盛入碗內,加上雞鴨肉塊、“憨肉”,另外再配放雞蛋皮、香菜梗、甜蒜、辣椒油、味精、胡蘿蔔末、鹹香椿末等。其特點:和樂條筋道、滑溜、清爽,和樂滷湯清味醇、調料考究,顏色鮮美,營養豐富。

馬宋餅 (不熟悉)

昌樂名吃,出自昌樂縣馬宋鎮馬宋村。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經數世不衰,久食不膩。1997年被中國烹飪協會、山東省貿易廳分別認定為“中華名小吃”、“山東名小吃”。和

面、醒面、擀烙是製作馬宋餅的3道主要工序。用比例適中的溫食鹽水,將優等麵粉攪拌成團,反覆揉搓,待質地光亮後,以包袱覆之。麵糰似流非流時,移於面案,撕為小塊。將小麵糰壓平後,

再三層合一,中間麵糰兩面塗花生油,隨即擀壓,使之薄如銅錢,形似圓盤,攤至火候適中的鐵鏊上,顏色白中帶黃時,取下涼透即成,馬宋餅的特點是烙花細碎,熟而不糊,色澤豔麗,柔軟芳

香,油豐而不膩,微鹹而透清香,開人胃口,百食不厭。

臨朐全羊宴 (新華路與勝利街路口向北,路西的,一個大院裡面的臨朐全羊,最正宗)

臨朐名吃,起源於清代,是在宮廷全羊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臨朐城有一家菜莊,名“德順樓”,烹調羊肉馳名齊魯。當時曾有“青州遊,莫過德順樓”之說。經歷代廚師發掘創新,無論菜品特點,還是烹調技藝,都已使全羊宴有了自己的風格。1997年被山東省貿易廳評為“山東名小吃”。“全羊宴”是把羊的軀體和內臟的不同部位,用不同的烹調方法,做出色、形、味、香各異的各種菜餚,並冠之以吉祥而如意的名稱,雖系全羊,卻無羊名。如龍門角、採靈芝、雙鳳翠等,一隻羊可做菜80多種。在製作上,刀工精細,調味考究,炸溜、爆、燒、燉、燜、煨、炒,醇而不膩,具有軟爛、清淡、口味適中、脆嫩爽鮮等特點。選用羊身各個部分合做而成的“全羊湯”,酸辣麻香,清素不羶。用眼、耳、舌、心等做成的明開夜合、迎風扇、迎香草、五福玲瓏、八仙過海等菜餚,質脆而嫩,味美形奇,各具特色。上菜程式上先涼後熱,先羊頭後羊蹄,中間上素菜。

芝灃燒肉

安丘名吃,產於安丘臨浯鎮芝泮村。其主料是豬頭和豬腸、肚、蹄、心、肝、肺等。採用明朝宮廷膳食秘方,新增20多種中藥,經洗、揉、煮、燻、烤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1997年被山東省貿易廳評定為“山東名小吃”。製作時,先用細鹽輕搓幾遍,然後放入原湯鍋中,煮兩小時左右,煮時放入用紗袋包好的豆蔻、砂仁、肉桂、八角、茴香等佐料。煮熟的肉撈出,放在鍋內箅子上,加糖燻烤即成。芝泮肉已發展到燒豬肉、牛肉、驢肉、雞肉、兔肉、香腸等十幾個品種。特點肥而不膩,有燒烤香味。

燒烤扒

“後宮眾粉黛,養顏有秘方。御宴多名菜,唯攝燒烤扒。”據載,宋朝大學士蘇東坡從汴京貶至密州時,宋神宗趙頊因賞識其詩文,便派了一名御廚隨從,名為照顧生活,實為早得其詞,“燒烤扒”御宴秘方便從此傳至諸城。1997年被山東省貿易廳評為“山東名小吃”。傳統的燒烤扒是將乾淨的豬蹄、耳、舌、肚、大腸、雞爪、雞腿、雞翅等加鹽、大料、香辛料煮熟,然後在一隻乾淨的鐵鍋底加適量白糖,熬成糖稀,鍋上加鐵箅子,將熟豬蹄等置於箅子上,蓋蓋,繼續加溫,翻動燒烤物數次,燻至暗紅色即成。

紅扒肘子

紅扒肘子為濰坊地區歷史名菜,因其軟、爛、肥而不膩,且營養豐富備受人們青睞。1997年被山東省貿易廳評為“山東名小吃”。主料:帶皮、帶骨、豬肘一個。製作方法1.將肘子刮洗乾淨,放淨水中浸泡三四個小時後撈出,瀝乾水分。2.將肘子、蔥、姜、桂皮’、料酒、醬、食鹽一併放入老湯中,用文火煮之,滋味入裡,肉爛熟為止。特點是爛而不散,肥而不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