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如何看待"野心"這個詞?人該不該有"野心"?虎玄太2020-04-12 21:05:52

從上學那會兒,在印象中“

野心

”這個詞就是貶義的代名詞,充滿了不擇手段謀取權勢的意味,成功或失敗都不是那麼光彩;與此同時,相近的“

為名為利

”,似乎也強不到哪去,變相地成了一種虛榮的標誌。

很多年後我才區別開,

在現實中還存在一種野心,它被推崇為成功人士的標誌,也是成功人士事業的強大驅動力。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一個人能走多遠,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的自我驅動力。

馬雲說:“小蝦米一定要有個鯊魚夢。”

拿破崙說:“不想當將軍計程車兵就不是好士兵。”

野心需要突破自我侷限

之前看到演藝圈吐槽30+女性面臨的職業瓶頸時候,心裡莫名的心酸,因為在職場都是相似的處境——30歲之前熬不出來,基本就這樣了,以後很難有大的發展。

記得當時找工作時候,給我面試的一位女性老總是一個同齡人,而我只是求職一個小助理的崗位,著實尷尬的很,同時也很羨慕不已。後來,另一位老總和我說,那個女老總從一畢業就從事這個行業,從深圳到上海,然後調到目前所在的城市負責新的專案推進,一路走南闖北,所以年紀輕輕便坐在了老總崗位上。

那一刻,我壓力還是巨大,

我怎麼能和這樣的人相提並論呢?

一面是一個無比舒適的客觀環境,一面是試圖突破自我卻要首先面臨一種窘迫。我環顧四周,都是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大家在一個平庸的環境裡擁抱安逸:要不要打破常規去一個新的環境做一個“

失敗者

”呢?

矽谷投資人吳軍曾在《見識》中說道:很多人之所以將人生越過越窄,不是因為不夠聰明、沒有機會,而是因為見識太淺,封閉了視野。

只有突破侷限才有希望,不能自我束縛,不然終其一生都是碌碌無為,頂多每月拿一個與本身並不相匹配的優秀獎聊以慰籍,那不是我想要的人生。

這是有生以來第一次有了野心的感覺,既要戰勝外界的看法,還要克服內心的自我批判。

如今回頭看,我慶幸當初的選擇,沒有因為臉面過不去而錯失改變自己的機會,讓自己有了更多可能。

野心需要超強意志

有采訪問辛芷蕾,北漂多年,在經歷漫長的低谷期時候,周圍人都是什麼態度,自己又是什麼感受?

辛芷蕾回覆道,當公司都開始放棄自己的時候,熬不住,就會翻看當紅演員履歷,一邊翻一邊告訴自己:

這個人熬了8年,那個人熬了10年,自己還有時間繼續堅持

她毫不忌諱自己的這份具有殺伐之氣的野心,正是這種想贏的目標感,激發出逆境中令人難以置信的能力,這段充滿慾望的道路是靠意志力拼出來的。

《京瓷哲學》裡說:“人一旦擁有了可以為之捨棄生命的信仰、信念、決意、責任感和使命感,就等於擁有了百折不撓、永不屈服的勇氣。”

我們看到的很多企業也使人如此,《企業家的精神》一書中說道:“如果一個人要成為企業家,就必須不斷創新、創新、再創新。而創新來源於不停地進取,進取心則來源於野心。

野心讓人冒險,而冒險帶來創新。

所以,理性看待野心

就是:來去自由,落棋無悔,寧願做拼搏過的失敗者,也不安於現狀。

大家如何看待"野心"這個詞?人該不該有"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