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計是不是天方夜譚,歷史上真的有人用過這個計策,把敵軍給退走嗎?津事說津2019-10-29 16:06:38

據《三國志武帝紀》載:“夏,布將薛蘭、李封屯鉅野,太祖攻之,布救蘭,蘭敗,布走,遂斬蘭等。布覆從東緡與陳宮將萬餘人來戰,時太祖兵少,設伏,縱奇兵擊,大破之。布夜走,太祖復攻,拔定陶,分兵平諸縣,布東奔劉備。”此戰過後,呂布被趕出了兗州,逃往徐州。

《魏書》載:“於是兵皆出取麥,在者不能千人,屯營不固。太祖乃令婦人守陴,悉兵拒之。屯西有大堤,其南樹木幽深。布疑有伏,乃相謂曰:‘曹操多譎,勿入伏中。’引軍屯南十餘里。明日復來,太祖隱兵堤裡,出半兵堤外。布益進,乃令輕兵挑戰,既合,伏兵乃悉乘堤,步騎並進,大破之,獲其鼓車,追至其營而還。”

曹操用1000多人加隨軍婦女設空城計騙過有勇無謀的呂布,使呂布錯過逆轉戰局的機會。

空城計是不是天方夜譚,歷史上真的有人用過這個計策,把敵軍給退走嗎?小鼠報道2019-10-29 16:31:51

空城計的主角恰恰也在三國,而且有兩位,一是趙雲,一是文聘。

正因為都發生在三國這才給了作者靈感安排到了諸葛亮頭上。

空城計是不是天方夜譚,歷史上真的有人用過這個計策,把敵軍給退走嗎?

這主要是為了抬升諸葛亮的地位,所以犧牲了真實歷史製造者的榮譽。

趙雲

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以黃忠為主將,趙雲為副將,與曹魏交戰。

一日,接獲情報,曹軍大批軍糧送達,黃忠盡起大軍準備劫糧。

等他帶兵走後,營地只留下趙雲和他幾十騎兵駐守,卻不料,這時候曹軍大部隊突然前來襲擊。

趙雲先是率軍在遠處與曹軍先鋒接戰,且戰且退,最後回到了營地。

這時候其他士兵建議放棄營地,利用馬匹優勢,先行撤退,但是趙雲卻考慮到一旦營地丟失,這場戰爭就輸定了。

空城計是不是天方夜譚,歷史上真的有人用過這個計策,把敵軍給退走嗎?

所以為了可以反敗為勝,趙雲決定了以智取勝,他大開營門,偃旗息鼓,製造看似空城的假象。

魏軍到來後卻甚是懼怕,不敢上前,畢竟趙雲威名在前,這恐怕是趙雲詐敗因他們來此,營地中必有伏兵。

拿不定注意的曹軍決定暫避鋒芒,先行撤軍,不料趙雲忽然命人擂鼓吶喊,並以弓箭射擊,曹軍大為驚駭,越發肯定了趙雲伏擊的事實,慌亂中大軍發生踩踏,死傷無數。

最終靠此計策,趙雲“空城計”嚇退曹軍,而趙雲“一身是膽”的名頭也由此戰而被叫響。

文聘

另一場發生在曹魏與東吳。

魏黃初七年,即公元226年,孫權率軍親征為魏國文聘所駐守的石陽。

當時因為孫權乃是突襲,石陽根本沒有做好戰鬥準備,加上連降幾場大雨,城牆都有毀損。

可以說石陽一攻就破,文聘也是束手無策,不過他卻靈機一動有了主意。

他命令城內所有人都藏了起來,讓人看不見,自己也躺在府衙中起不來。

而當孫權接到暗探彙報城中事情,見此訊息,頓時驚疑不定。

空城計是不是天方夜譚,歷史上真的有人用過這個計策,把敵軍給退走嗎?

他說:“久聞文聘乃是曹魏的心腹重臣,斷無獻城投降之理,而我大軍到來的訊息他必然知曉,但卻毫不緊張,要麼是城中有了埋伏,要麼就是早得到訊息,魏國援軍已經不遠。”

想到這兩種情況,孫權覺得都得不到好處,無奈只能退軍。

現在《三國演義》家喻戶曉,空城計的光環套在了諸葛亮頭上,卻不知歷史上其實另有其人啊。

空城計是不是天方夜譚,歷史上真的有人用過這個計策,把敵軍給退走嗎?火雲雜談2019-10-29 16:09:50

諸葛亮智擺空城計的故事流傳千古而不衰,被無數人所津津樂道,但諸葛亮擺空城計的故事僅見於《三國演義》中,其真實性值得懷疑。而在歷史上,真正擺過空城計的卻不乏其人。

《資治通鑑》載:南北朝時,北魏大兵攻濟南時,劉宋濟南太守蕭承之部下僅百人,他讓部將大開城門,北魏人以為城中有伏兵,於是不敢攻城,解圍而去。

空城計

《三十六計》載:北齊大臣祖珽任北徐州刺史時,南朝陳國出兵入侵。祖珽下令大開城門,讓守城將士都走下城來靜坐,大街小巷實行戒嚴。陳軍到了城外,見只剩了一座空城,但又擔心其中有詐,不敢馬上攻城。到了晚上,祖珽忽然下令,全城百姓將士一起大喊大叫。陳兵驚恐異常,四散奔逃。

《新唐書》載:唐玄宗時,吐蕃進攻瓜州,守將王君煥戰死,張守珪繼為瓜州刺史,率部修復城牆,以抗吐蕃,城牆剛修好,吐蕃即揮軍來攻,部下都很驚恐。張守珪卻讓人在城上擺下酒宴,與諸將飲酒作樂。吐蕃懷疑城中有伏兵,不敢攻城,只好撤退。

《宋朝事實類苑》載:北宋真宗時,戎人攻延州,當時正是上元節,太尉馬知節於是在城內大張燈火,還下令大開城門,戎人不敢攻城,率眾撤走。

《明史紀事本末》載:元末,朱元璋部將鄧愈守徽州,苗帥楊完率兵來攻。當時城中守兵很少,鄧愈於是激勵將士,大開四門以待敵軍,苗軍恐有詐,不敢入城。

明朝時,採用空城計的事例更多。僅《明史》就提到王儀、馬芳、張臣三例在戰爭中用空城計破敵的事。

以上都是嚴格意義上的空城退敵之計。但是,在兵法中作為敗戰計的空城計卻並不限於守城。凡勢虛者再顯示其虛,使敵人難以揣摩,從而驚退敵軍的情況也可稱為空城計。這一類戰例同樣屢見不鮮。

如《史記》載:漢代將軍李廣與百餘名騎兵出行時,與匈奴數千名騎兵遭遇,李廣的百餘名騎兵都很害怕,想要驅馬返回。李廣卻讓士兵全部下馬,卸下馬鞍,坐在地上休息。匈奴兵對他們的舉動感到很奇怪,不敢進攻。半夜裡,懷疑漢朝軍隊有埋伏,要趁夜色襲擊他們,就都撤退了。

此外,唐朝名將郭子儀、元朝鐵哥也採用過類似計策退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