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善還是先有惡論述?善解人意老劉2021-10-15 12:22:08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

同時孟子又認為,人性雖然是善的,人都有善端,但不等於人的行為都是善的。人慾達到善的境界,還須在現實生活中不斷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才能使人性中的善端轉化為良好的德行。孟子的性善說後來成為封建社會中正統的人性說,對後代人性論產生極大影響。萊垍頭條

其次再講一下性惡說。此說是荀子的人性論。荀子認為性是人生而具有的不可學、不可事的本能,比如人為了生存的飲食之慾等,人性的具體內容是“飢而欲飽,寒而欲暖,勞而欲休”等生理要求和心理慾望,他認為人的性情就是不惻隱、不辭讓。荀子曾說:萊垍頭條

“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萊垍頭條

荀子認為人性有惡,主張要改變人的性惡就必須“立君上之勢以臨之,明禮義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罰以禁之,使天下皆出於治,合於善也。”荀子的性惡論強調道德教育的必要性,而性善論注重道德修養的自覺性,二者對人性的引導方式顯然不同。萊垍頭條

第三講一下性三品論。這是西漢董仲舒的人性論。董仲舒把人性分為上、中、下三等,認為上品為“聖人之性”,近乎全善;下品為“斗筲之性”,無善質,近乎全惡;中品為“中民之性”,有善有惡。聖人之性,是一般人先天不可能,後天不可及的。斗筲之性,生來就是惡的,教化無用,只能採用刑罰的手段來處置。而中民之性,也就是萬民之性,是有善質而未能善,必須透過王者的教化才能成善。董仲舒是反對性善說的,他認為性是天生的自然資質,這種資質還說不上善與不善。東漢的王充也有性三品說,唐代的韓愈亦提出了性情三品說,這兩種學說與董仲舒的稍有不同,萊垍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