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紂王被抹黑2千年,征服四方的雄主,如何變成暴君代名詞?一些史事八卦2018-04-30 15:33:17

成王敗寇而已

商紂王被抹黑2千年,征服四方的雄主,如何變成暴君代名詞?行雲流水14379952018-07-18 10:06:50

商紂王做為亡國之君,歷史上常被用來做鏡子,做為一個反面人物的典型被大家指責了三千多年。可是其統治時的文功武治並不次於秦皇漢武,那麼他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呢?

商紂王被抹黑2千年,征服四方的雄主,如何變成暴君代名詞?

商紂王是商朝的最後一個國君,正因為是最後的國君,所以都被認為是亡國之君。此話也不假,商朝在紂王手中終結,周武王推翻了他的統治,建立於中國第三個王朝周朝。

商紂王被抹黑2千年,征服四方的雄主,如何變成暴君代名詞?

亡國之君歷史上都沒有好的評價,歷史向來是勝利者書寫的,周朝的典籍中把紂王寫的十分不堪,後世的文人又添油加醋,加之電視劇《封神榜》的渲染,紂王簡直是個惡魔附身。真是這樣的嗎?我認為對紂王的評價遠遠誇大其詞。

商紂王被抹黑2千年,征服四方的雄主,如何變成暴君代名詞?

紂王挖出其親叔比干的心,我認為這是為了妖魔化紂王設計的橋段!紂王在位時間很長,紂王時的統治範圍是整個商朝中最大的,哪個亡國之君做到了?

商紂王被抹黑2千年,征服四方的雄主,如何變成暴君代名詞?

周武王發動牧野之戰之時,商朝的軍隊主力正在淮海一帶與東夷部落廝殺(很納悶商出自東夷,為何又與東夷打仗?),周武王領兵殺來,紂王幾無可用之兵,只有湊集奴隸迎戰,被周武王策動,陣前倒戈,紂王被逼自焚於鹿臺。

商紂王被抹黑2千年,征服四方的雄主,如何變成暴君代名詞?

周朝建立,為了宣揚它的政權的合法性和正義性,拼命地在史書中妖魔化紂王。如果說紂王是個昏君,為什麼他的另一個叔父箕子不降武王而遠遁朝鮮,建立了箕子朝鮮?又為什麼東征東夷的將領侯喜帶二十多萬軍隊不降周朝,而遠赴海外?歷史之迷,只有等待後人去解開!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如有不妥,一笑而過。喜歡就請點贊加關注哦!

商紂王被抹黑2千年,征服四方的雄主,如何變成暴君代名詞?陳大舍2018-07-18 22:44:59

商紂王是一個典型的暴君,而且後世的暴君也基本上和他差不多。

紂王的無道並不是在於傳說中的肉林酒池。因為所謂肉林在甲骨文中被寫為“奏”,是一種祭祀儀式,而酒池則是殷人素來的習慣而已。周朝初年有禁酒之令,但特許殷商遺民們飲酒。所以說紂王罪狀中的肉林酒池都是出於後世誤解。

商紂王被抹黑2千年,征服四方的雄主,如何變成暴君代名詞?

肉林酒池,一種充滿感官刺激的畫面。

紂王真正罪惡在《尚書•泰誓》中說的很清楚,那就是:

“今殷王紂維婦人言是用,自棄其先祖肆祀不答,昏棄其家國,遺其王父母弟不用,乃維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長,是信是使,俾暴虐於百姓,以奸軌於商國”。

也就是紂王破壞了自古以來傳統,重用政治上的投機分子,排斥自己的親人和重臣,而走到這一步的紂王已經完全破壞《尚書·洪範》中所描述那種天子、卿士、庶民共治天下傳統。《史記•殷本紀》記載 紂王是一個“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文武全才,而且“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也就是說紂王聰明,淵博,武藝超群,不僅能徒手格鬥猛獸,而且還能夠伶牙俐齒的反駁一切進諫者,可以說是確實是一位非常優秀的男子。但是,這樣的人往往容易自我陶醉,以至於根本不知道命運在賜予其禮物的同時,便在暗中標註好了價格。一般來說,雄才大略的政治家都喜歡標新立異,彰顯自己的偉大,所以這類人也就最喜歡改變傳統、習俗、制度,最終淪為有破壞無建設的昏君,當他們發現自己已經鑄成大錯時往往出於自尊,在第一時間就會使出種種暴力手段來打壓異議,同時墮落為暴君。而後世三千年來的“雄主”、“偉人”大多如此。

商紂王被抹黑2千年,征服四方的雄主,如何變成暴君代名詞?

《封神榜•仙界傳》紂王與妲己夫婦

所以歷史上能夠給百姓帶來福祉的君王,往往是些貌不驚人的鄰家男孩,因為君王的聖德絕不是去折騰。孔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歟,端己以正南面而已矣”。就是說舜之所以偉大,因為他無為而治,一個真正偉大的天子只需要恭敬地作為天下道德的表率。老子更是在《道德經•十七章》指出:“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也就是說偉大的君王是那些“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二章》),對其統治下的民眾實行無為而治,在行動上無所為,在語言上無所教,不干涉民眾的一言一行,所以,人們感覺不到這類君王的存在,以至於這類君王治理天下,實現天下大治,民眾安居樂業,人民都還以為是自己成就自己,這種幸福的生活理所當然。 故古人看來身為君王,權力當然要行使,但卻要在全社會約定俗成的框架內運作,絕不是那種破壞“祖宗之法”來展現自我偉大的荒唐暴政。

商紂王被抹黑2千年,征服四方的雄主,如何變成暴君代名詞?林屋公子2018-03-31 22:56:19

首先要說的是,紂王可以算是雄主。偉人說過“紂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經營東南,把東夷和中原的統一鞏固起來,在歷史上是有功的”,至於紂王的罪名,其實是有典型的層累過程,顧頡剛先生在《紂七十惡的發生次第》中考證很詳細,大約是說,最早反映紂王的罪狀《尚書》中,紂王最大的罪名不過是酗酒,其他的罪名則是後代不斷累積的。

至於紂王從雄主變成暴君的代名詞,個人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紂王是前朝亡國之君,所以被周朝詆譭是很正常的事。這首先是出於政治需要。其實在周初尚不明顯,因為西周前期更多是對商朝文化遺產的繼承,而到西周中期以後,周朝文化的面貌才為之一變,這樣一來紂王才成了萬惡之源。這其實和漢承秦制、武帝改革有些類似。到了春秋就非常明顯了,所以孔子的徒弟子貢會感慨:“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紂王其實也沒有這麼壞,只不過天下的壞都加到他身上了。

第二,戰國人喜歡講寓言,這進一步加劇了紂王的惡。戰國人講寓言更多是為了表達政治主張,而對於其準確性倒不是很看重。於是有一些人物,就被作為寓言的典型案例。說到好人,都是堯舜;說到壞人,都是桀紂。這就是胡適所謂的“箭垛式人物”。而紂王作為前朝亡國之君,明顯罪惡又容易比桀多。所以荀子會說“古者桀紂……身死國亡,為天下大僇,後世言惡則必稽焉。”到晉朝的《帝王世紀》,可以說是紂王罪狀的大整合。

第三,後世文學的傳播作用,這是紂王惡的第三次加劇,當然和大眾喜好有關。平話、戲劇裡的角色往往黑白分明,而到小說《封神演義》中,紂王居然還調戲了女媧,而妲己居然是狐狸變的。電視劇《封神榜》則進一步把這種文學形象立體化,新媒體的傳播能力是非常強大的,所以直到今天,紂王在大眾心中的暴君形象也一直有增無減。

感謝閱讀!

商紂王被抹黑2千年,征服四方的雄主,如何變成暴君代名詞?拔毒流20185166872017-12-07 16:25:12

歷史是由人民書寫的。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也是客觀事實的。一個人的罪惡大到引起民憤,自己做的事情本來是黑暗的邪惡的,還需要民眾抹黑嗎?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渾身惡嗅,手沾民眾鮮血,不施仁政,肆意殺戮,人民能擁護愛戴嗎?自掘墳墓,應是下場。敗者永遠是賊,心中永運裝著自己利益和地位,哪管百姓死活。不愛百姓,不用賢才,唯權唯利是圖,註定要敗。

商紂王被抹黑2千年,征服四方的雄主,如何變成暴君代名詞?無風即風2017-11-20 21:35:13

【紂王之惡:真的是抹黑嗎???】

首先,必須指出,現在的主流思潮是以殷非周、以紂非周,這種思潮導致了帝辛這位亡國之君,竟然成了“千古聖帝”。

如題主的“商紂王是征服四方的雄主”——請問論據出自何處?

先不論紂王功績如何,以及商周對比如何。但是,所謂周朝抹黑殷商,其實就是名符其實的“躺槍”——根本原因就是太多人把《封神榜》當史實!

商紂王被抹黑2千年,征服四方的雄主,如何變成暴君代名詞?

和把《三國演義》當史實一樣,即使看過了原著《三國志》,也仍然帶進了主觀的負面情緒。

請問:周抹黑了殷商和抹黑紂王了嗎?

來看一組數字:古史辨派的領袖顧頡剛在他的《紂惡七十事的發生次第》一文中指出:

“紂惡在周人《尚書》中只有6點,戰國書中增加了27事,西漢書中增加了23事,東漢時增加了1事,東晉時增加了13事。”

商紂王被抹黑2千年,征服四方的雄主,如何變成暴君代名詞?

一、周人“惡紂”的6點

出自武王伐紂的戰書《泰誓》(真《尚書·周書》):

(1)不重祭祀(今商王受,弗敬上天);

(2)酗酒享樂(沈湎冒色,臺榭、侈服);

(3)好殺殘忍(焚炙忠良,刳剔孕婦);

(4)搞種族滅絕(敢行暴虐,罪人以族);

(5)不招賢納才(官人以世——搞世襲);

(6)好色淫靡(作奇技淫巧以悅婦人)。

從上述六點重,首先可以肯定一件事,用寵幸妲己而“汙衊”紂王的事跟周朝一點兒關係都沒有!!因為“惟婦人言是用”是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到的。《左傳》中的《泰誓》孑遺略並沒有這句話。其實,太史公的《泰誓》儘管和周代的原版略有不同,但並不影響大體事實,只不過具體到一個人(妲己),那當然還是得較真!

商紂王被抹黑2千年,征服四方的雄主,如何變成暴君代名詞?

注意:妲己,首見於《國語·卷七晉語一》:

“殷辛伐有蘇,有蘇氏以妲己女焉,妲己有寵,於是乎與膠鬲比而亡殷”。

既然在武王嘴裡連妲己的名字都沒有,而“取悅婦人”一罪狀又放在《泰誓·下》(另5條罪名卻全部在《上》)——可見,“以婦人罪”的所謂“黑紂”,在周王室那根本就不能成立。

但是,上面6點可能有人會說:這已經“黑”得夠狠了好嗎?

嘿嘿~那是因為你們根本沒有看過其他人的“黑”而已。

商紂王被抹黑2千年,征服四方的雄主,如何變成暴君代名詞?

《呂氏春秋》有關紂王的8件事:

1、糟丘酗酒

2、淫女肉林

3、雕柱而桔諸侯

4、刑鬼侯之女而取其環

5、戮涉者脛而視其髓

6、剖孕婦而觀其化

7、殺比干而觀其心

8、殺梅伯而遣文王其醢。

《呂氏春秋》裡的惡紂之記載,比起《尚書·周書·泰誓》不僅多了幾項,而且說得極其詳細,繪聲繪色。

而聳人聽聞的“炮烙之刑”是出自法家的《韓非子》,以及《竹書紀年》。

事實上,周人(周朝官方的態度)對殷的好與壞之定義,一直是明辨是非的:

“有夏桀弗克若天,流毒下國。天乃佑命成湯,降黜夏命”(《泰誓》)。

我們知道,周人以夏朝繼承者的身份而反殷,那麼武王的戰書中反而批夏尊商湯,可見態度明確,是非分明!

而在《尚書》中,周人還收錄了商先王盤庚的講話用以治世。

商紂王被抹黑2千年,征服四方的雄主,如何變成暴君代名詞?

盤庚的教誨,由周公之口說出:

“乃為成湯,至於帝乙,罔不明德恤祀”

(自成湯到帝乙,沒有不注重德治的)。

毫無疑問,殷商亡國的最大原因,——就是“失德”!

事實上,周人對此前的商王沒有不推崇的,如

成湯、盤庚等殷商有為的君王,周人是一直尊敬有加的。特別是商湯,兩週800年,商湯一直被周人祭祀供奉(也因此,商湯僅次於三皇五帝與大禹之後,成為後世公認的上古聖王)——武王伐紂後,第一件事就是在朝歌祭祀商湯!

商紂王被抹黑2千年,征服四方的雄主,如何變成暴君代名詞?

怎滴我大周居然成了黑商、黑紂專業戶了?????

二、儒家“惡紂”了?

除了“周惡紂”以外,還有另一種觀點,認為紂王是被儒家黑的,比如郭沫若先生就曾經撰有《駁說儒》,把“惡紂”的導火索引向儒家。

但其實,有關紂王惡名的事,

在《論語》中只記載了“微子逃亡,箕子為奴,比干諫死”3件事,

孔子比周王室還更客氣了!

事實上,孔子可能是第一個發現紂王的另外一面的人:

“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惡皆歸矣”——《論語·子張第十九》

這段話不是孔子說的,是他的高徒子貢說的,然而孔子的神聖地位自不必說,他的弟子是不會說出忤逆他觀點的話的。

商紂王被抹黑2千年,征服四方的雄主,如何變成暴君代名詞?

子貢的話是啥意思了?

他的意思是紂王(個人)未必如此不濟,只不過有追求的人(君子)是不屑於惋惜亡國之君的(惡居下流)。因此,紂王才被千夫所指(天下惡皆歸矣)。

請問:末代皇帝不負責亡國之罪,那請問該哪位負責?

如今的人的思維怎麼了??使勁吹捧失敗者貶損成功者!

儒家招誰惹誰了???居然躺槍躺成這樣?????

三、紂王之功,到底何如?

正像題主用蓋棺定論口吻說的“征服四方”那樣,目前流傳最廣、最多的言論就是商紂王是個猶如秦皇漢武般的開疆拓土之大帝!

對此,實在忍不住說句:一群文盲!張冠李戴!

這些人嘴裡的“征服四方之功”、“開疆拓土之功”,主要是指殷伐東夷。

但是,請問:征服東夷是紂王乾的嗎???

從一個讓人啼笑皆非的人物說起【攸侯喜】

目前在廣為流傳的“殷人東渡美洲說”中,殷商諸侯攸侯喜被認為在武王伐紂後,帶著十萬大軍一路北上,直達楚科奇半島,通過當時可能存在的陸橋,越過白令海峽,抵達美洲,後來成為印第安人的祖先。

據說,印第安人祖先的名字用英語翻過來叫“hosi”,且不論僅以這個發音跟

今天

的中文發音一樣,就此武斷地說侯喜=hosi是典型的牽強附會(據語言學家研究,上古發音與

今天

根本就完全不一樣)。

就問:攸侯喜參加了紂王伐東夷了嗎??

事實上!真正平服東夷的,是紂王他老爸帝乙!

說三遍:是帝乙!是帝乙!是帝乙!!!!!!

商紂王被抹黑2千年,征服四方的雄主,如何變成暴君代名詞?

【帝乙伐夷】

根據甲骨文記載,殷商與東夷的最大規模之戰爭,發生與帝乙時期,有兩次:

【第一次人方(夷方)之戰】

帝乙十年九月甲子日,商王對征伐夷方之事進行了一番卜問。閏九月癸亥這一天,帝乙率領大軍到達了僱地(今鄭州以北)。在僱地停留6天,休整軍隊以後又繼續前進。十月辛丑,商王帝乙到達了商(今河南商丘),十二月己巳到達攸(今安徽桐城)。帝乙在攸與攸侯喜的軍隊會師,並又休整軍隊。十天以後(辛巳日)大軍開往前線,攸侯喜是這次征伐東夷的重要將領,在戰鬥中不離商王左右。訓練有素的商朝軍隊打得夷方軍隊望風而逃,帝乙乘勝追擊,夷方的同盟者林方也被擊潰……直到帝乙十一年正月乙巳日,商王才率領大軍從前線回到攸。商王在攸地賞賜了攸侯喜等有功將領並犒賞了士卒,慶祝這次伐夷的勝利。商王在攸地又逗留了29天以後,才躊躇滿志地班師回朝。在回來的路上,商王到處遊獵,流連忘返,直到七月才回到了商都。這次征伐東夷,整整花了一年多的時間。

【第二次人方之戰】

帝乙十五年,與東夷的又一次大規模戰爭爆發了。帝乙親自率領軍隊出征,戰爭所經過的地區比上次範圍更廣,一直達到了山東的齊、顧等地,戰鬥進行得比上次更為激烈、艱鉅。

有幾件傳世的商代晚期銅器銘文,記載了帝乙十五年征伐東夷的歷史事件,最著名的是“小臣尊”。清朝道光年間(1821—1850),在今山東省梁山出土了一批銅器,其中有一件名叫“小臣艅尊”。這件尊做成犀牛的形象,鼻上的牛角粗壯,兩眼傳神,栩栩如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當時是做裝酒用的禮器。尊上有銘文:

丁巳王省夔,王錫小臣艅夔貝。唯王來徵夷方,唯王十祀又五,肜日。“省”即巡行、巡省。

商紂王被抹黑2千年,征服四方的雄主,如何變成暴君代名詞?

商紂王被抹黑2千年,征服四方的雄主,如何變成暴君代名詞?

因此,所謂“征服四方”分明就是帝乙的功勞——殷商的帝王向以天干地支命名並據此而定功績級別:

“甲”最高,“乙”次之;宗廟亦然:“武”最高;“文”次之。

殷商最強君王曰武丁。

文丁者:帝乙是也!

辛:居末三位——功過一目瞭然

更重要的是,攸侯喜是帝乙時的將領!

壓根就跟紂王時期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紂王時期的伐東夷是鎮壓叛亂,不是開疆拓土】

紂王伐東夷,甲骨文無載。

所有記載皆出自傳世文獻:

《左傳》昭公四年雲:“商紂為黎之搜,東夷叛之”。注:“為黎之搜”不是指在“黎”這個地方展開軍事行動,而是指大規模的奴隸叛逃,紂王發兵追捕。

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武王伐紂的時候,紂王的軍隊正在與東夷作戰。反而是周人自己麻煩不斷——《竹書紀年·帝辛》載:

“冬十二月,昆夷侵周”;又“三十五年,周大飢”。

但是,殷商天下開始瓦解,卻是真的,《竹書紀年》裡有

“三十九年,大夫辛甲出奔周”

——說道這個,就要引出一段歷史。

商紂王被抹黑2千年,征服四方的雄主,如何變成暴君代名詞?

【帝乙歸妹——周即將超越殷商事實】

顧頡剛從《周易》中考據出,帝乙把自己的妹妹許給了周文王——在那之前,帝乙殺了人家的老爸“季歷”。

對此,周人不僅不拒絕,反而大方接受還歌頌了帝乙:

“天監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載,天作之合。在洽之陽,在渭之涘。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俔天之妹。文定厥祥,親迎於渭。造舟為梁,丕顯其光”——《詩經·大雅·大明》

朝中重臣叛逃,與身為統治者而屈尊下嫁妹妹。

這些難道還不足以證明殷商自身的衰落嗎?

【帝乙遷都——大廈將傾的最好證明】

司馬遷《史記》:“帝乙立,殷益衰。”

皇甫謐的《帝王世紀》:“帝乙徙朝歌,其子紂仍都焉”。

帝乙時期,又一次做出了他們歷史上多次做過的事,那就是遷都以延續國祚,殷商600多年裡,共有11次遷都(湯5遷、中丁1遷、河亶甲1遷、祖乙1遷、南庚1遷、盤庚1遷)。

帝乙把都城從“殷”遷到了“沫”(淇縣)。

因此,《左傳·昭公十二年》說的「紂克東夷而隕其身」的正確理解,不是說殷商因為與東夷戰爭而削弱了本身,主要問題還是內憂外患無法收拾——雖然史書並未說明帝乙遷都的目的,但是,歷史是會重演,在《尚書·盤庚》裡,盤庚說:“胥動以浮言,恐沈於眾,若火之燎於原,不可向邇”。

就是說,不走的話就會被群起而滅之!

而在盤庚遷殷之前,曾經爆發“九世之亂”的殷商內部鬥爭。

商紂王被抹黑2千年,征服四方的雄主,如何變成暴君代名詞?

因此,帝乙遷都的原因也不難猜測,一是宗教勢力太大,“商湯祈雨”

(《呂氏春秋·順民》:

“天大旱,五年不收,湯乃以身禱於桑林……於是翦其發,其手,以身為犧牲,用祈福於上帝)

雖為傳說,但是甲骨文中確實有記載多次商王假死以祭神的事實,

說明巫師的權力異常的大。

商紂王被抹黑2千年,征服四方的雄主,如何變成暴君代名詞?

二是正如武王《泰誓》裡說的“罪人以族”一樣,殷商王朝動輒搞種族屠殺,此種殘忍至極的制度文化,亡國是必然。

總有人說,紂王戰東夷為“周人所趁”——然而,《竹書紀年》與《史記》都清清楚楚寫著有兩次行動:

五十一年冬十一月戊子,周師渡盟津而還。

商紂王被抹黑2千年,征服四方的雄主,如何變成暴君代名詞?

五十二年庚寅,周始伐殷。

商紂王被抹黑2千年,征服四方的雄主,如何變成暴君代名詞?

一年時間了,紂王還不知道?可能嗎?

另外,武王伐紂時,有“八百諸侯”前來助陣,

可偏偏就是東夷沒來,不僅不來,後來居然跟著武庚一起叛亂反周(三監之亂)。

即使到了昭王時期,和東夷同屬一個文化圈的徐夷、淮夷依舊在造反。

我就整不明白:整天怪周王朝,到底怪什麼???

商紂王被抹黑2千年,征服四方的雄主,如何變成暴君代名詞?紹隆堂2018-01-04 08:48:43

商紂王,帝乙少子,又名帝辛,沫邑(今河南淇縣)人,中國商朝最後一位君主。周武王建立周朝後賜其諡號為“紂”,這就是商紂王這個名字的來歷。

提起商紂王,估計很多人都會在腦海裡浮現出他沉迷於酒池肉林、縱情聲色、昏庸無道的暴君形象。眾多的史冊更為這種說法提供了殷實的歷史依據,據《史記》中記載,商紂王“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而《尚書。牧誓》中也有記載,商紂王“好酒淫樂,嬖於婦人。”

那麼商紂王真的像史料中記載的一樣殘暴無道嗎?其實,商紂王很有可能被我們冤枉了三千多年,成為中國歷史上最憋屈的君主。

我們都知道,關於商紂王昏庸無道的最早記載源自於《尚書。牧誓》。但這是隻是一篇周武王討伐紂王時釋出的誓師詞,這其中的真實性我們難以考究,畢竟成王敗寇,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

商紂王被抹黑2千年,征服四方的雄主,如何變成暴君代名詞?

武王伐紂

當時的商紂王貴為天下共主,而周武王只是一方諸侯。當時諸侯要討伐天子必須要名正言順,否則即為亂臣賊子,受天下人唾罵。而武王伐紂也是如此,當初武王在牧野向商紂王發起戰爭,便發表了這一篇“動員詞”。一方面為了鼓舞士氣,另一方面亦說明了他造反的合理性。

於是列舉出現任商王帝辛的種種“暴行”,集紂王罪過之大成。其中主要罪名有:惟婦言是用(聽信婦人的話)、昏棄厥肆祀弗答(減少祭祀活動)、昏棄厥遺王父母弟不迪(不中用他的同祖兄弟)。後兩種罪名在我們現在看來,根本算不上什麼嚴重的罪吧?

商紂王在位期間確實是對鬼神的意識比較淡薄,他也是第一個對鬼神產生懷疑的君王。我們都知道,自中華文明起源以來,所有的部落首領及君王都是政教合一的綜合體。而商紂王敢於挑戰這一權威,對鬼神產生懷疑,在我們今天看來無疑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武王指責商紂王“厥遺王父母弟不迪”這一理由更讓人不能理解,如果一個政權只懂得“任人唯親”,國家何來的進步?歷來只有“任人唯賢”的國家才得以長久發展。牧誓中提到,商紂王重用奴隸而忽略宗親,也就是說他的用人制度已經觸犯了傳統勢力的利益。由此看來,武王伐紂很有可能是傳統勢力向革新者的一種抵抗。

商紂王被抹黑2千年,征服四方的雄主,如何變成暴君代名詞?

蘇妲己劇照

而商紂王“惟婦言是用”的說法並沒有事實作為依據,當時的妲己只是商紂王攻打東夷諸部落時,部落首領進獻的一個嬪妃,從未見過世面,如何懂得如此多的陰謀詭計?不要相信什麼九尾狐上身的說法,這種怪力亂神的東西從來都是人們虛構的。

據史料記載,帝辛(商紂王)天資聰穎,聞見甚敏,才力過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撫梁易柱之力 ,深得父皇帝乙歡心。帝辛繼位後,重視擴張領土 ,發兵攻打東夷諸部落,把中國疆域勢力擴充套件到江淮一帶,國土則擴大到今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沿海。

商紂王開拓了中國的版圖,並將中原的先進技術和文化向東南傳播,推動了當時的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把這樣一個人物說成是“惟婦言是用”是完全不符合邏輯的。

至於商紂王牧野之戰為何失敗,他的種種暴行又是如何出現的?我們可以從當時的時局開始講起。

當時商紂王剛剛征討完東夷諸部落,俘虜眾多,兵力空虛,一時間無法完全消化。而周國恰好遇上饑荒,百姓都願意為糧食而戰,周武王看準了這一時機,在牧野之戰將自己的君主一舉擊敗。(資料源自中國通史簡編)

商紂王被抹黑2千年,征服四方的雄主,如何變成暴君代名詞?

牧野之戰

這場戰爭幾乎是趁火打劫的不義之舉,我們可以從兩個事例中得出這種結論。

第一,商紂王征服東夷諸國的大軍始終沒有投降周人,各地武裝更是叛亂不斷,從反抗的力度來看,幾乎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周人無可奈何,只能將他們分散遷移,削弱他們的力量,這場大遷移在中國歷史上幾乎史無前例。

第二,伯夷、叔齊拒食周粟。當年周武王伐紂,二人叩馬諫阻。武王滅商後,他們恥食周粟,采薇而食,餓死於首陽山。伯夷、叔齊作為當時的賢者,卻冒死勸阻周武王伐紂,除了忠君愛國的傳統思想外,是否也有其他原因?

第三,商亡以後,人們為了紀念商紂王,將他生前所為化作地名和故事,代代相傳。迄今3000餘年,朝歌大地以及淇河兩岸至今仍遺留著許多紂王的遺蹟,如紂王城、紂王墓、紂王殿、鹿臺、朝歌寨、紂王飲馬池等等。甚至在朝歌當地還有一個廣為流傳的歇後語,當人們形容一個東西很牢固時,他們會說:“殷紂王的江山——鐵桶一般。”

從這三件事例中可以看出,商紂王並非傳說中那麼殘暴無道,而周武王的伐紂大業也沒有歷史說的那麼光明正大。

商紂王被抹黑2千年,征服四方的雄主,如何變成暴君代名詞?

而商紂王濫用炮烙極刑;挖比干的七巧玲瓏心;殺周文王之子伯邑考並做成肉餅等說法均出自周後,到了明代的《封神演義》才其具象化。

當時周朝出現這種說法,很有可能是出於三種原因。

第一種,章明伐紂的正義性。周武王推翻商朝後,必須要做的第一件事一定是安撫民眾,如何章明自己伐紂的正義?自然是將紂王抹得越黑越好,最好可以引起天下人憤恨,這樣更方便自己的統治。

第二種,製造輿論,滿足政治需要。周朝末年群雄爭霸,許多諸侯國都窺覬周天子的王位。這時候就必須極力醜化商紂王,為其祖上反商建周尋找道德藉口,稱祖上反商建周是討伐紂王的暴戾,而周天子並無暴戾失德之處,以免諸侯們依湯武革命之例反周。

第三種,跟風黑。就像很多人黑明星一樣,並不是每個黑粉都真的那麼討厭他們,只是跟風而已。許多情境中,人們由於缺乏有關知識,又不願在判斷或行為上出現錯誤,就需要從其他途徑來獲得行為引導,根據社會比較理論,在情境不定的時候,其他人的行為想法最具有參照價值。

商紂王被抹黑2千年,征服四方的雄主,如何變成暴君代名詞?

而明代的《封神演義》就更好理解了,明末政治昏暗,作者對紂王形象刻畫的目的在於要揭露當時社會統治者的昏暴醜陋,貫穿了“以善伐惡”、“以有道伐無道”的主要思想,以及抒發對美好政治的嚮往。但也讓紂王成為被無限扭曲和被謾罵的無辜標靶。

如孔子的得意門徒子貢所說:“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這裡的意思是,商紂王的不善,遠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嚴重,只是君子們非常憎惡居於下流,所以將天下的罪行都強加在紂王的身上而已。

商紂王的歷史功過,我們已經無從考究。寫這一篇文章並非為商紂王洗白,逝者已矣,現在再來辯白沒有任何意義。只是希望我們在發表一些歷史觀點的時候要尊重史實,不人云亦云,這樣才能避免冤假錯案的發生。

商紂王被抹黑2千年,征服四方的雄主,如何變成暴君代名詞?隱語2018-06-25 12:57:46

不知道題主有沒有聽過子貢說的一句話:“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意思是紂王並沒有大家說得那麼糟,君子之所以不願意居於下流,是因為一旦揹負了惡人的名號,就哪哪都不是人了。

商紂王被抹黑2千年,征服四方的雄主,如何變成暴君代名詞?

我們回過頭來看紂王。紂王是暴君嗎?無疑是的。他寵信奸臣、耽於美色、好大喜功、掠奪奴隸……但作為天子來說,只要能治理好國家,這些都不是大惡。相比之下,紂王開拓疆土,用征服的奴隸發展農業,文治武功都頗有成績。真要比,紂王有些像隋煬帝,只是名聲更不好一些。

商紂王被抹黑2千年,征服四方的雄主,如何變成暴君代名詞?

但是。紂王是被周武王趕下臺的。周武王伐紂,是揹著以下犯上的罪名的,所以才要寫《泰誓》以正名,而《泰誓》中也無非點出了紂王數典忘祖、耽於美色這種道德汙點。周武王為什麼不敢提別的?其實本質上來說,周反商是有利益關係在裡面的——紂想爭取周的土地與奴隸。但這件事周武王不說,因為怕佔領不到道德高地。而之後,孔子又一心復周禮,周朝如果是正道,那商紂就只能是邪道了,所以子貢才會說出“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這樣的公道話。

商紂王被抹黑2千年,征服四方的雄主,如何變成暴君代名詞?

商紂王被抹黑2千年,征服四方的雄主,如何變成暴君代名詞?青史回聲2018-03-14 10:09:06

這沒什麼好說的,自古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商紂王能力再好,是征服四方的雄主,但最終還是敗在了周武王姬發手中,這是無法狡辯的。題主的意思是說,商紂王為何成為暴君的代名詞,這就和一本古典神話小說《封神演義》有關了。

商紂王被抹黑2千年,征服四方的雄主,如何變成暴君代名詞?

《封神演義》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很清楚,我就不用囉嗦了。在這本書裡面,商紂王明顯就被代之為昏君、暴君之名,周武王姬發替天行道,興兵討紂,最終創立享國近八百年的大周王朝。而我們大部分了解商紂王,都是從小說和影視劇中得到的,正經的史書典籍,你會去看嗎?小說和史書是不一樣的,即使史書上對紂王描寫不是過於醜化,但如果小說對紂王描寫成暴君,那就不一樣了。

商紂王被抹黑2千年,征服四方的雄主,如何變成暴君代名詞?

《封神演義》受眾廣、影響大,而裡面暴君形象的紂王也就久而久之被人所熟知,這樣一代傳一代,紂王的暴君形象也就固定下來了。如果你非要向世人證明紂王非暴君,那就寫一本影響力大的關於紂王的小說,徹底轉變紂王的形象,這是最重要的。非要到處說紂王不是暴君,是被醜化的,是沒有任何作用的。老百姓只關心小說好不好看,人物吸不吸引。

商紂王被抹黑2千年,征服四方的雄主,如何變成暴君代名詞?

商紂王被抹黑2千年,征服四方的雄主,如何變成暴君代名詞?歷史麻辣鍋2018-04-17 16:30:09

其實商朝的歷史資料我們獲取的比較少,我們現在能夠聽到了很多有關殷商的故事和商紂王的故事都是後代的人家以編撰的。

在這些故事裡,我們會有一個驚人的發現,那就是夏朝的末代君主和商朝的末代君主,以及西周的周幽王等等,都有很相似的經歷。

這些暴君的特徵都是聽信美人之言。然後任意採用酷刑。最後都是被他國入侵而亡。

這一點可以從一個側面來看出,這些故事都是經過精心的修飾的。

修飾這些故事的目的就是為了達到一些政治上的目的。

把這些故事傳得久了,人人都真的信以為真。於是就出現了一部人為編制的歷史。

那真實的商紂王是怎麼樣的呢?還有如何失國而亡的呢?我們沒有足夠的史料來敘述這一點。

現在最流行的一個推論就是,當時西周是趁著商紂王向東夷用兵的時候,趁虛而入,滅掉了商紂。

還有一個推論就是商紂王他具有雄才大略,很像後世的秦始皇一樣,想實際的統一他能夠接觸到得各個邦國。而行中卻很聰明,採用分封制。將土地分給各個諸侯。

其實這兩種方法不能說誰對誰錯,只能說合不合時宜。商紂王雖然有雄才大略,但是他當時的實力和條件不足以駕馭一個龐大的直接統治的國家。所以被西周,趁虛而入。

但是歷史總是要豎起一個靶子。樹起一個反面教材,這樣,很多政治家才能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和政治理想,於是商紂王就變成了這樣一個理想的政治靶子。

謊言說的多了,大家也都信以為真了。

就像商紂王被黑的久了,大家都認為這個黑也是理所當然的。

於是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種情形,商紂王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暴君。

商紂王被抹黑2千年,征服四方的雄主,如何變成暴君代名詞?

商紂王被抹黑2千年,征服四方的雄主,如何變成暴君代名詞?大秘密麗麗2017-12-07 15:57:52

有人分析得很有道理。從古至今,能力很強,但自以為是,目空一切,處理不好各面關係的人,再雄才偉略,也會失敗。

商紂王被抹黑2千年,征服四方的雄主,如何變成暴君代名詞?

得民心者得天下

商紂王被抹黑2千年,征服四方的雄主,如何變成暴君代名詞?

雖然很多人為紂王叫屈,但是紂王還是成了亡國之君,商朝還是滅亡了。

商紂王被抹黑2千年,征服四方的雄主,如何變成暴君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