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在讀完書後有自己的觀點並寫出深刻的書評?學習星球L2019-09-06 17:49:29

這個問題我將透過

兩個部分

來回復:

1、為什麼要寫書評?

2、如何寫書評?

一、為什麼要寫書評?

寫書評訓練你的判斷力

,讓我們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比較和眺望,寫書評也是對讀書的最好檢驗,要寫出別人不曾說出的觀點和看法,

會形成一種倒逼自己的局面,你會帶著思考去讀書

,每一篇書評都會使我們進步和提高。

怎樣在讀完書後有自己的觀點並寫出深刻的書評?

我們迎來了一個非常的時代,自媒體已經將我們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廣度。高質量閱讀是寫好書評的基本保障,

把自己的理解和收穫進一步整理就成了書評,這不是為了他人而寫,而是為了理清思路和邏輯化我們的思維

只有排除了雜念去寫書評,才會進入核心思考和安靜無雜念的狀態,心裡帶著目的,我們就會失去真正的理解和連結。

二、如何寫書評?

關於寫作通常有兩種狀態,一種是寫

親身經歷

,另一種是

加入虛構的成分

寫自己經歷成功的作家有很多:

梭羅《瓦爾登湖》

高爾基《童年 》

夏洛蒂·勃朗特《簡愛 》

瑪格麗特杜拉斯《 情人》

姜戎《狼圖騰 》

三毛《 沙哈拉的故事》

以上作者均是在自己的生活經歷中不斷深挖,把有價值的細節拿出來曝光,亮出苦難生活中的悲哀要素,他們都善於使故事含義甚遠。

怎樣在讀完書後有自己的觀點並寫出深刻的書評?

這種寫法代入感極強

,讀來十分親切,真實可信,

但是沒有虛構,故事便會趨於平淡

,作品的高度就會受限,彷彿讓讀者一下子觸到了房頂。

有的作家傾盡一生心血完成一部作品,然後就被徹底掏空了。但這種寫作方法是很多人在最初寫作時喜歡採用的。

另一些作家擅長在故事中加入虛構的成分,將現實和虛構良好地結合起來。

博爾赫斯在撞到窗戶之後寫出了小說《南方》,他賦予小說更為豐富深邃的意義。小說中的人物達爾曼為了急切地看到一本稀有版本的《天方夜譚》,飛快地向像樓上跑去,這時他被剛油漆過的窗戶刮傷了……之後,他尋找浪漫主義的死亡方法,博爾赫斯透過改編自己的經歷來滿足他對於男子漢氣概、時間、永恆和英雄主義的迷戀。

怎樣在讀完書後有自己的觀點並寫出深刻的書評?

有的作家的虛構從場面開始

一次,福格納看到一個小姑娘趴在牆頭偷看她奶奶的葬禮,一邊看一邊下面的弟弟講著葬禮的情況。這個場面使他後來寫出了著名的《喧囂與騷動》。

這樣的場面實際已經揭示了一定的人物關係,透過聯想與分析,這種固定的場景是比較易於把握的。

我們思考設計人物時會比較容易變化,思考情節時也容易轉變,而一個場面是固定直觀的,可以不斷地激發作者的想象與構思。

像福克納看到小女孩看葬禮,他認為這是非常富有象徵意味的生活。

福克納說,寫小說無非是圍繞一種特定場面佈置情節,展開敘述。

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也是在醞釀很久之後,突然有一天他想起小時候外祖父帶他去一個倉庫裡看冰的情景。

“見到這種神奇的叫冰的東西,他把手摸上去,當時一摸他感覺很神秘,冰是這樣的啊,這簡直就像魔鬼手裡的一個法寶一樣。” 這個體會被想起時,他覺得這個小說可以開始寫了。

因為

“冰”

他把整個作品的調子定下來了,既現實又魔幻。

這些都證明了思路的重要。

怎樣在讀完書後有自己的觀點並寫出深刻的書評?

莫言從氣味開始虛構

,他說:我喜歡閱讀那些有氣味的小說。我認為有氣味的小說是好的小說。有自己獨特氣味的小說是最好的小說。能讓自己的書充滿氣味的作家是好的作家,能讓自己的書充滿獨特氣味的作家是最好的作家。

餘華則是從對話切入

,他說:我開始寫小說的時候, 對不同風格的小說都有興趣, 都想去嘗試一下, 有的當時就嘗試了, 有的作為一個願望留在心裡, 將來有機會時再去嘗試, 這是我年輕時的抱負。

一九九五年我開始寫《許三觀賣血記》, 寫了一萬多字後,突然發現這個小說開頭是由對話組成的。

當一部長篇小說是以對話來完成時, 這樣的對話和其他以敘述為主的小說的對話是不一樣的, 區別在於這樣的對話有雙重功能, 一個是人物在發言, 另一個是敘述在推進。

所以寫對話的時候要有敘述中的節奏感和旋律感, 如何讓對話部分和敘述部分融為一體, 簡單地說就是如何讓對話成為敘述,又讓敘述成為對話。

寫完《許三觀賣血記》以後, 對於寫對話我不再擔心了。”

要搞清楚我們在寫作中遇到的障礙究竟是什麼

,眼下,大多數寫手仍停留在寫實階段,什麼時候能夠得心應手地使用虛構了,故事將會提升到新的高度,這也是我們需要靠閱讀來解決的問題。

寫在最後

閱讀可以教我們學會虛構,並告訴我們怎樣將現實和虛構有機地結合起來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