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不為大漢恥2020-12-05 11:49:27

會的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一國之君歷史研究2020-11-17 15:04:31

我們都知道秦始皇的陵墓在哪裡,但是從來沒有人進去過,因為用現在的高科技掃描過秦始皇的陵墓,顯示出沒有人進入的狀態,此外,迄今為止因為我們沒有很好保留秦始皇陵墓文物的方法,所以秦始皇陵墓一直沒有被挖掘過,這應該是中國已知同時沒有被挖掘的最大帝王陵墓。

古往今來,多少帝王的陵墓都被盜過,但秦始皇陵墓沒有被盜,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是秦始皇的陵墓實在太大了,大到很難找到地宮的入口,據考證,秦始皇陵墓的面積總共有56。25平方公里,相當於78個故宮大小或者7878個標準足球場(68米×105米)大小,夠直觀嗎,如果拿來和行政區相比,秦始皇陵墓的面積相當於2個北京市東城區的面積。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秦始皇陵復原圖

你在如此大的面積中,準確地找到秦始皇的地宮,這在古代是不可能的,除非你有高科技的技術和裝備。

二是秦始皇陵墓有很多機關。根據史記的記載,秦始皇陵墓有很多帶機關的弩箭,當有盜墓人接近墓室時,弩箭就會自動發射,這可不是電視,就是在史記中記載的內容,這樣的機關,一般的盜墓人是無法破解的,所以也不可能進入陵墓內部。

三是秦始皇陵墓中有大量的水銀製作的千川百溪和江河大海,同時使用機械裝備讓所有的水銀連成一片,並且能夠互相灌溉流通,這類似於流通器的原理,使得水銀在整個地宮中流動,水銀是一種液態的重金屬,在常溫下是液態的,並且能蒸發汞蒸氣。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陵墓機關示意圖

汞蒸氣是一種劇毒的氣體,如果進入人體,很快就能引發頭痛、發燒、腹部絞痛、呼吸困難等症狀,以秦始皇陵墓中大量的水銀來看,人在其中根本無法生存,以古代的條件,無法讓自己不呼吸,只要一呼吸就會吸入汞蒸汽,就會中毒,要不了多久就會因為嚴重中毒而無法生存,這樣的生存條件,盜墓人根本無法生存啊,更不用說盜墓了。

以下是史記中關於秦始皇陵墓中關於陵墓中的機關和水銀的記載:

《史記 秦始皇本紀》: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如果史記沒有記錯的話,那秦始皇陵墓中就有大量的水銀,並且用水銀製作成的千川百溪和江河大海,秦始皇為什麼要用水銀製作呢?當時的條件有可能生產這麼多的水銀呢?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水銀河假想圖

先說第一個問題,秦始皇用水銀製作千川百溪和江河大海的目的,就是為自己建一個功能齊全、物資完備的地下世界,古人由於科技不發達,是很迷信,秦始皇長期沉迷長生不老,就是明證,在古人的觀念中,人死去不是什麼也沒有了,而去了另一個世界,這個世界就是地上世界。

秦始皇生前是統一六國至高無上的皇帝,他也想在自己去世後,仍然統治另一個地下世界,所以他按照生前所接近的華夏世界,按照1:1的比例濃縮成地下世界,生前的世界有日月星辰,去世之後,也在陵墓中製作了日月星辰,生前有豪華皇宮,死後的豪華陵墓,生前在百萬秦朝大軍,死後也有秦兵馬俑護駕,所以我們看到的那些龐大的兵馬俑只不過在陰間為秦始皇護駕的軍隊而已。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陪葬的兵馬俑

同樣的道理,秦始皇生前見到的江河湖海,去世之後,也用水銀製作放在陵墓之中,暗示秦始皇在地下世界仍會遊覽,為了達到逼真的效果,能工巧匠們利用各種機械開關,讓不同池中的水銀產生落差,然後透過開放機械開關,達到讓水銀流動的目的,看起來就像真的河流一樣,這就是秦始皇用水銀建立河流的目的。

當時的條件能提煉出這麼多水銀嗎?

答案是可以。根據古文的記載,齊桓公的陵墓就有水銀池,要知道齊桓公距離秦始皇時代有400多年,換句話說,在秦始皇時代的400年前,華夏古人就能提煉出水銀了,所以秦始皇時代當然有這個技術條件,況且秦始皇陵墓已經修了37年,37年中能提煉多少水銀啊,足夠可以用來製作千川百溪和江河大海的產量。

那麼問題來了,現在秦始皇陵墓中的水銀還能流動嗎?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陵墓內部假想圖

這其實是一個物理和化學問題,水銀就是汞元素,這是一種銀白色閃亮的重質金屬液體,常用來製作溫度計,他的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很穩定,不容易和其他元素髮生反應,既不溶於酸也不溶於鹼,而在秦始皇陵墓中,差不多就是一個相對密封的空間,在這個空間中,汞是不會消失的,而一直存在的,可以存放幾千年。

根據汞的物理性質,汞在室溫下是液態的,但是汞在常溫下會蒸發出汞蒸氣,但也不是無限蒸發的,在陵墓那封閉的空間中,當空氣中的汞蒸汽含量達到一定比率時,就不會再增加,這樣空氣中就充斥著有劇毒的汞蒸汽,這也是人無法在陵墓中活動的原因,除非戴上防毒面具,這在古代是不可能的。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秦始皇地宮結構圖

然後地面上的水銀被製作成江河湖海是在各個不同的池子中的,除非有人啟動某個機關憑藉落差才能讓水銀流動,但封閉的陵墓中,雖然機關都還在,並且保持當初的樣子,但是實際上這些機關早已腐朽不堪,要知道秦始皇去世到現在有2230年了,當初製作機械機關的材料在沒有空氣的情況能用,但是一見到空氣就會氧化腐蝕成灰塵,所以這些機關全部失去效果,

池中的水銀雖然還存在,但是已經不能流動了。

除非現代科技能解決如何在封閉空間或者有空氣的空間能夠儲存有幾千年歷史的文物,否則秦始皇還是不能開啟,否則幾千年的歷史瑰寶毀於一旦。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歷史雜貨鋪2018-06-08 10:21:30

秦始皇陵基本已經確定有大量的水銀了,根據史書的記載,秦始皇墓中充滿了水銀,這裡面的水銀已經成了河流,秦始皇的棺槨就飄在水銀河上。當然了,至於秦始皇的棺槨到底在不在水銀河上一直飄沒人能夠確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墓內肯定有水銀。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目前來說,秦始皇墓不能挖開有很多原因,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墓內的水銀太多了,眾所周知,如果人體吸入了大量的水銀那麼將會中毒,如果秦始皇的墓打開了,那麼周邊的人們可能都會受到影響,有專家分析可能附近四十公里的植物都會有很大影響。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至於這個水銀河至今流動與否,沒人能給出確切的答案,都是在猜測。根據記載來看秦始皇墓裡面的水銀河是用機械來推動水銀流動的。也就是說現在如果水銀還在流動的話,那個機械裝置恐怕就是個永動機了,可是目前來看永動機是不現實的。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至於這個裝置在這裡就不詳細的解釋了,總之就是利用水銀的沸點,和古墓的溫度做出來的,讓水銀可以反反覆覆的迴圈,不停的流動。很多人都認為裡面的水銀在流動,他們相信永動機是能夠造出來的,可是實際上科學告訴我們,永動機是不可能的,其實人類一直在探索,可永動機依然只能是個幻想,現實中做不出來,違反目前的科學規律。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我個人認為這個水銀河應該不會流動,或許壓根這個水銀河本來就不是流動的,史書中的記載是誇大的,想要知道真相,肯定得挖開秦始皇墓才能知道,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挖開秦始皇墓是不可能的了,大家認為秦始皇墓裡面的水銀還在流動嗎?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十色彩虹2017-07-30 13:07:38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陵墓內是“

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

”《漢書·楚元王傳》劉向上書也有“

水銀為江海,黃金為鳧雁。珍寶之藏,機械之變

”的話。

在秦始皇的地宮裡,根據《史記》的記述,不但藏有大量的水銀,而且還同江河大海一樣地在流通。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機”,在古代指的只能是機械,“灌輸”是流灌、輸送的意思。“相”的含義在這裡至關重要,在這裡使兩者發生一種“互動”的關係。

我們把這句話翻譯過來的表述:在秦始皇陵墓裡,以水銀做成江河大海的樣子。讓機械推動水銀流動,再使流動的水銀河“灌”到原來的機械上。機械獲得能量,又推動水銀流動。如此週而復始地機械運動,就可以使水銀河長流不息。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這個“機相灌輸”的全過程,不就是“永動機”嗎?

果真如此的話,秦始皇陵墓裡的水銀不是還在流動?那個“永動”的機械設施還在起作用嗎?

但現代人類為什麼連一臺真正的“永動機”發明不出來?因為它違背了能量守恆和轉化這一科學真理。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因為其違揹物理學原理而無法制成的認識是後有的。

在科學定律沒有發現之前,製造“永動機”曾是人類的一種追求。

所以說始皇陵墓內的水銀河靠“機相灌輸”是製造“永動機”的一次實踐。它不可避免地最終要停止“灌輸”。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所以就算是秦始皇陵有水銀河,水銀也不會流動了,何況已經過了2200年。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圍爐煮酒話春秋2021-08-07 21:14:40

水銀至今還在,並且量還十分巨大,但是不能再流動了。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秦始皇陵目前被認為是人們最好奇的帝王陵墓之一,這不僅僅是因為它規模浩大,更在於它隱藏了太多的秘密,有著太多不為人知的寶物在裡面,光是陵墓周圍出土的文物就足以震撼全世界了,如果有一天真的開啟陵墓,那將是無法想象的一件事。

我們現在對秦始皇陵內部的瞭解,大部分資訊都來自於司馬遷的《史記》,根據裡面記載的資訊,我們可以知道秦始皇陵在當時是具有先進性的,比如說陵墓內暗藏機關,還有模擬的山川和江河湖海,並且充滿了大量水銀。

根據司馬遷老爺子所說,秦始皇陵花了三十九年時間才建好,最巔峰時期同時有七十萬人在參與修建工作,可見規模是多麼浩大。

而事實上,秦始皇陵的面積確實非常大,單是陵墓主體面積就高達八萬平方米,裡面不但有大量奇珍異寶,還有秦始皇的銅製棺槨,這也顯得與其他帝王有所不同。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為了防止陵墓被盜,秦始皇陵不但挖得特別深,而且還有大量機關,如果有人膽敢盜墓的話,那麼弩箭將會自動發射,盜墓者將死無葬身之地。

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大家別看電視劇裡面的盜墓情節顯得那麼輕鬆,真正的陵墓機關是很可怕的,歷史上不乏死在機關之下的盜墓賊,就足以說明機關的作用是十分明顯的,也是防止陵墓被盜的重要手段之一。

除了機關之外,秦始皇陵中的大量水銀也起到了很好的防盜作用。

秦始皇生前最得得意的兩件事,一件事是實現了秦國數代秦王掃滅六國一統天下的宏偉大願,另一件事就是遊歷了幾乎整個全國,並且他尤其喜歡去江河湖海邊遊玩,他最後也是死在迅遊的路上。

秦始皇為了讓自己死後依然可以享受皇帝的待遇,並且可以繼續四處遊玩,就讓人在陵墓內部按照地圖的方位修建了縮小版的山川和江河湖海,然後在自己去世後,就可以將棺槨放在水中,隨著水一起流動,他還讓人在陵墓頂部修建了模擬的天文星象,據說也是栩栩如生。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這時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如果將真的水灌入江河湖海之中,那麼將不利於防腐,也不利於陵墓的長期儲存,怎麼辦呢?

聰明的秦始皇想到了一個很好的辦法,那就是使用水銀代替真的水,這樣既可以做好防腐工作,還可以起到防盜作用。

那麼水銀是從哪兒來的呢?

秦始皇想到了一個人,這個人的名字叫巴清,俗稱巴寡婦清。

巴清是秦朝時期全國最有錢的七個人之一,她家中有大量丹砂礦,並且掌握了先進的冶煉技術,可以提煉出優質的水銀,並且量還特別巨大,她就可以提供秦始皇陵所需的水銀。

巴寡婦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數世,家亦不訾。—《漢書·卷九十一·貨值傳第六十一》

水銀的提煉在我國出現得很早,並且廣泛使用在許多行業,帝王陵墓中也經常用水銀來防腐防盜。

就比如說齊桓公的陵墓中就有大量水銀,他可是比秦始皇早四百多年的人,可見那時候就已經有水銀的提煉技術了,但或許並不太成熟。

到秦朝的時候,水銀的冶煉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並且丹砂礦的開採也已經形成規模。

就比如說巴清的丈夫早年就是因為採煉丹砂而發家致富的,巴清成為寡婦之後,繼承了丈夫的事業,將生意發揚光大,最後形成了上萬人的企業,總資產數百萬兩黃金,家中奴僕上千人,私人保鏢更是多達兩千餘人,其家鄉巴郡的財政收入幾乎都是由她的家族提供的。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除了巴清之外,秦始皇時期還有其他大大小小的丹砂礦業主幾十家,主要分佈在四川,貴州和陝西等地,這些商家每年可以生產出大量水銀,所以秦始皇陵所需的水銀完全不是問題。

不過購買水銀是需要錢的,但秦始皇其實一分錢沒花就得到了大量水銀,這是因為在秦始皇統一全國的時候,他為了籌措錢糧用於軍費開支,曾將全國各地的工商業主都遷徙到咸陽居住,美其名日請他們到咸陽做客,其實就是綁票。

歷史上記載了巴清與秦始皇見面,秦始皇雖然很禮遇巴清,還讓她住在皇宮,但巴清也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不但為戰爭出了大量錢財和糧食,還給秦始皇提供了海量的水銀用於修建陵墓。

巴寡婦清為秦陵地宮提供了硃砂和水銀,但並不是唯一來源。“先用之,後棄之”,以巴山寡婦清為例,以被接到咸陽頤養天年為名卻行監視之實。秦始皇這份至高無上的禮遇,是殊榮,也是牢籠。

據學者分析,秦始皇陵中的水銀多達幾千噸,價值是非常巨大的,秦始皇當時很難拿出足夠的錢去買,所以他選擇了鐵腕的手段來解決這件事。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秦始皇陵大量使用水銀之後,一個很顯著的好處就凸顯了,不但陵墓的防腐能力大幅度提高,其防盜能力也得到了顯著提升。

我們都知道,水銀其實就是汞,是一種非常容易揮發的物質,且有劇毒。

在陵墓中存放大量水銀,水銀揮發之後形成大量汞蒸氣,盜墓賊即使僥倖進入到陵墓內部了,也很難逃過汞蒸氣的侵蝕,最終的結局將十分悲慘。

汞蒸氣進入人體之後,會引起頭痛,發燒,腹痛和呼吸困難等症狀,吸入量達到一定程度之後會致人死亡。

以秦始皇陵墓中的水銀存量來看,人在裡面是很難長時間存活的。並且古代沒有有效的防護措施,所以一旦進入秦始皇陵幾乎就是死路一條了,連逃跑的時間都沒有,所以盜墓就很難實現了。

水銀的來源解決之後,那麼剩下的問題就是如何讓水銀流動起來了,因為如果無法實現讓水銀流動,那麼秦始皇死後繼續遊歷山川和河湖海的願望就將無法實現。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關於這一點,司馬遷老爺子在《史記》中就說了,“機相灌輸”,也就是使用機械來維持水銀運動。

但司馬遷老爺子比較小氣,只用了短短四個字來解釋這個問題,具體是怎麼一回事,一句話也沒說。

但以我國古代的製造技術來看,實現機械運動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秦朝的能工巧匠就實現了讓水銀流動這一壯舉。

為了讓江河湖海顯得更加逼真,工匠們甚至發明了各種機械讓各個水銀池產生一定的高度落差,從而實現讓水銀流動,秦始皇的棺槨也可以隨著水銀的流動而不斷運動,進而達到遊歷山川和江河湖海的目的。

但我們都知道,要實現機械運動,是需要動力輸入的,在那個年代多半都是由人工來實現的。

可問題是,人在陵墓中是無法長期存活的,一旦人死了,那麼機械將停止運動,水銀也將不會再流動了。

不過,水銀雖然是一種極易揮發的物質,但當它揮發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空氣中的汞蒸氣就飽和了,水銀也就不會再揮發了。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所以,秦始皇陵的江河湖海中依然還是有水銀的,只要有動力輸入,水銀就可以流動,秦始皇也可以繼續遊歷山河。

但問題就出在動力這個問題上,沒有動力輸入的話,水銀必定停止運動。

那麼,除了人力之外,還有沒有辦法實現水銀流動呢?

根據《水經注》記載,秦始皇當初在為陵墓選址的時候,特意選擇了驪山東北,原本河流是東北流向的,但秦始皇讓人修建了一座大壩,長一千多米,寬四十多米,高七十多米,硬生生將河流變成了西北流向,這座大壩就是現在的五嶺遺址。

水出驪山東北,本導源北流,後秦始皇葬于山北,水過而曲行,東注北轉,始皇造陵取土,其地於深,水積成池,謂之魚池也……池水西北流途經始皇冢北。

由於人工干預了河流走向,因此在秦始皇陵旁邊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水池,也就是古人所謂的魚池。

有學者就推測,秦始皇之所以這麼做,除了風水上的考量之外,還有另一個重要目的,那就是讓水為秦始皇陵中的機械提供動力。

這雖然只是猜測,但我們不會覺得這有太過於稀奇,畢竟我們老祖宗的智慧是超乎我們想象的,而且用水力來推動機械運動這件事也不是沒有成功的案例,古人發明的水轉翻車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因此,如果秦始皇陵確實使用了水作為機械運動的動力,那麼確實是不需要人工作為動力輸入的,也就可以實現水銀不停流動這件事了。

並且,如果掌握好水流的方位,是不會對陵墓造成破壞的,因為水只需要跟機械接觸,比如說暗渠之類的。

但畢竟已經二千多年過去了,當初的河流也早就消失了,這樣也就沒有動力來支撐機械推動水銀流動了。

因此,秦始皇陵中的水銀現在已經無法再流動這件事應該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因為秦始皇陵有大量水銀,這也給我們現代人出了一個難題,以現在的技術很難實現對秦始皇陵的發掘,即使發掘了也很難做到對文物的保護。

關於秦始皇陵中水銀量很大這件事是得到了科學家印證的,當時運用了大量的現代儀器去探測秦始皇陵,得到的結論是秦始皇陵中確實有大量水銀,並且分佈並不均勻,這就間接說明模擬的江河湖海可能是存在的,但無法確定秦始皇棺槨的位置。

除此之外,秦始皇陵周圍發現了一些奇怪的現象,比如說秦始皇陵的山上有一些長得看起來營養不良,結的果實也很小石榴樹,這可能是因為水銀滲透到土壤之中造成的。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所以說,不管是盜墓也好,還是現代考古也好,都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海量的水銀是保護秦始皇陵最大的保險,也是阻止人們去打擾他的最大屏障。

還有另外一個問題,既然水銀有這麼好的防腐效果,那麼秦始皇的屍體是否還在?

答案可能會讓很多人失望,秦始皇的極有可能已經不在了,因為秦始皇死後,趙高隱瞞了這一訊息,在七月天將秦始皇的屍體往咸陽運送,結果屍體在半路上就腐敗了,趙高不得不將鮑魚裝在車上,以掩飾秦始皇屍體腐敗的臭味。

上轀車臭,乃詔從官令車載一石鮑魚,以亂其臭。

並且,秦始皇的額屍體運到咸陽之後,秦始皇陵還沒完全竣工,直到九月秦始皇才順利下葬,這個時候秦始皇的屍體恐怕早就腐敗到面目全非了。

如果秦始皇死後及時得到處理的話,再利用水銀進行防腐,那麼秦始皇的屍體現在或許還儲存完好。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來說,秦始皇的陵墓雖然修建得非常符合他的預期,但他的願望並沒有達成,因為他的屍體早就腐爛了,裝在棺材裡面的或許只是一副白骨,又談什麼繼續統領天下,並遊歷山川和江河湖海呢?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這件事或許是秦始皇也始料未及的,他想了那麼多辦法,也用了那麼多人力和物力讓自己死後能夠繼續當皇帝,但他沒想到自己會死在迅遊的半路上,也沒想到趙高這個天殺的閹人會篡改他的詔書,並慢悠悠地將他的屍體運回咸陽去,導致他的屍體最終腐爛。

總結一下,秦始皇陵裡江河湖海內的水銀極有可能使用了水作為推力,從而實現不停流動這個目的,但因為兩千多年過去了,河流早就消失了,裡面的機械開關也早就徹底腐爛了,所以已經無法再流動了,但這個想法在當時是極好的,也很有先進性。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九個太陽640044562017-10-08 17:43:27

水銀的沸點是356。6℃,在地心可以找到這樣的深度,當水銀向下流到這裡就汽化,水汽透過陶製的管道收集上去,在上面的收集倉裡,水銀因溫度下降又液化成可以流動的形態,如此,在機械的共同參與下,一個永動機是可以實現的。所以,我認為運用水銀的特性,特別是沸點,在這2200多年來水銀一直是在流動的!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奇奇怪怪的科學觀2021-05-23 15:18:47

1974年,陝西驪山發生了一件震驚世界的大事,當地的一個農民,發現了幾個破碎一樣的俑片,而照片刊登之後,震驚了世界。

秦始皇是我國的千古一帝,而他的墓陵也是中國古時候範圍最大的一個皇帝墓陵,據說在他生前很早的時候就開始修建自己的墓陵了。

據有關記載應該是在他13歲即位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這項工作。

他作為我國的千古一帝,自然而然的他的陵墓也很受到人的關注,在民間流傳著各種各樣的版本,話題度一直都很高。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在1974年3月29日,陝西臨潼縣西楊村,當地的一些農民在打井抗旱的時候,意外發現了一些陶俑的碎片。

當時的農民已經具備了一些保護文物的知識知道要上報給上級。很快,考古專家便來到了這裡。

誰也沒有想到,這位農民意外發現的東西,日後震驚了整個世界。

考古人員來到這裡之後發現了兵馬俑,而且不是一個兩個兵馬俑而是一個兵馬俑群!這些兵馬俑的數量就猶如一支軍隊一樣駐守在這裡,等待著君王的命令。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於是考古人員開始發掘,發掘工作一共從1978年到1986年,當時的考古人員將1號坑按照400平方作為一個探方單位,分成27個探方單位,進行發掘。

從這個數字就能夠看得出來,裡面的兵馬俑數量究竟有多麼的龐大了,而這裡面也僅僅才是1號坑而已。

考古人員隨後把這些挖掘出來的兵馬俑清理乾淨之後,拍照刊登在報紙上,震驚了整個世界。

兵馬俑坑位於秦始皇陵東側,據說兵馬俑是秦陵的大型陪葬坑。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據說秦始皇在13歲繼位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自己的墓陵了,整個墓陵十分的宏大,在他統一六國之後,又徵用了10萬左右的人來幫他修墓陵,直到他50歲時去,共修了37年之久。

據有《史記 秦始皇本紀》記載:

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簡單一點的來說就是在墓中裝有機關弓弩這些,如果有人靠近這些機關就會啟動,就會被射中。

除此之外,地宮裡還有以水銀為江河,穿行於青銅鑄就的群山之間,圍繞著皇帝的石棺。裡面還結合了天文以及地理,用人魚做成的燭火,久而不滅。

《史記》裡面是這樣記載的,那麼在秦陵地宮裡面真的有水銀嗎?在2000年之後還流動著嗎?以下為大家逐步地揭秘這個秘密。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史記》裡面記載的秦陵地宮裡面的水銀,是否真實存在?

在《史記 秦始皇本紀》有記載到秦陵地宮的情況:“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

有人對這個問題十分的好奇,那麼秦陵地宮真的有水銀存在嗎?而且在這裡描述的是“以水銀為百川河流大海,不是一點點水銀,而是水銀有著近乎百川江河大海般的多!

在那個提取汞技術並不發達的年代,秦始皇又是怎麼能找到這麼多水銀的呢?如果說放在現代那還有可能。

但是如果是放在古代的話,這個問題就有一點讓人值得懷疑了,所以裡面究竟有沒有水銀,或者究竟有沒有那麼多水銀,成為了大家的疑問。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這個問題直到現在考古人員以及地質學專家來到秦始皇陵,

取樣經過反覆的測試之後才得到了答案,在地宮裡面確實存在著水銀!

地質學家以及考古人員前後兩次來到皇陵周圍取樣,然後在取樣的土壤樣品裡面檢測到了汞異常。

汞也就是水銀,但是相反,在其他地方的土壤樣品裡面,就沒有發現汞的含量,而根據我國地理東部南部為海西部北部為地的形狀,水銀的分佈情況也是東南多、西北少。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科學家的這個檢驗結果也表明了,在史記裡面有關於記載秦始皇陵裡面埋藏大量汞的記載是可靠的。

在千年之後,人們依靠著現代高科技,終於解開了,秦始皇陵有關於埋藏水銀的千古之名謎。

秦始皇是哪裡來那麼多的水銀的?

《史記》裡面說“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說明水銀猶如江河大海一樣的多,而據現代的儀器測量,科學家們發現,始皇陵內液態以及氣態的“水銀”大概在一百噸左右。這個數量簡直驚人。

在那個提取汞技術並不發達的年代,這麼多的水銀,究竟是從哪裡來的呢?其實有兩種說法。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來自於旬陽

有人猜測,秦始皇陵裡面的水銀來源其中的一個渠道就來自旬陽。

旬陽這裡蘊含了豐富的礦產資源而且它也是全國最大的汞銻礦產基地,有考古專家們也在滎陽縣上的一些礦山上,發現了大量的古礦洞。

來自於重慶

另外一種說法是秦始皇陵裡面的水銀其實是來自於重慶。因為從現在先秦時代的時候就是

“丹砂”,最盛產的一個地區。

而利用“丹砂”可以製作成水銀。據說當地有一名專門販賣“丹砂”的女商人,她叫

“清”

,因為是寡婦後人又稱她為

“婦清”。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據說當年婦清它知道秦始皇需要水銀,於是她之後就立馬請願說要把丹砂獻給秦始皇,而秦始皇后來為了感謝她,

還給她修了一座“懷清檯”。

秦始皇陵裡面的大部分水銀都是源自於她的捐贈,而這一點在歷史上其實也是有記載的。

千古一帝秦始皇他的皇陵修建工程是如此的浩大,那麼這些水銀,在千年之後是否還流動著呢?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秦始皇陵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秦始皇在修建自己墓陵的時候,整個地宮都是水銀,而地宮裡面的這些水銀依靠機械的推動來使這些水銀流動起來的。

而流動起來的這些水銀又使得機械繼續推動,水銀流動如此週而復始的機械運動,使得整個秦陵地宮水銀河長流不息。

可是千年過去了,曾經流動在秦始皇陵的這些水銀還會繼續流動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其實得考慮兩個問題,一個是傳說中的永動機,而另外一個則是跟水銀有關。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傳說中的“永動機”真的能永動?

秦始皇希望用“永動機”這個裝置來讓地宮裡面變得猶如大江大河那樣川流不息,,可是傳說之中的永動機真的能永動嗎?

對於“永動機”的這個說法,不少人還是抱著懷疑的,

因為它違反能量守恆定律了,所以絕大部分人都相信裡面的永動機,在歷2000多年之後已經動不了了。

跟水銀有關

水銀也叫“汞”,汞在常溫下卻是以液態的形式來存在的,汞的穩定性比較好,能夠使得汞揮發掉的可能是水,所以汞在有空氣的地方,溶解度會增加。

但是在在密封完好的地宮內,揮發的程度估計很慢,所以地宮裡面的水銀儲存上千年是有可能的。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秦始皇陵裡面究竟還存在著多少秘密?估計還得要等到發掘之後才能知道,不過很可惜的就是依照現代的技術還無法完全地去進行挖掘。

等到技術成熟可以挖掘的之後,都不知道等到多少年後了,不知道有生之年是否還能靠到秦始皇陵的挖掘工作,還是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紀元的尾聲2021-05-08 13:49:31

這其實就是一個歷史加物理的問題,咱們直接先說常識下的結論,經過2200多年,始皇陵裡的“水銀大海”,早已經不能流動了,因為大機率已經揮發成氣態了。

水銀這種物體,在先秦時代被“煉丹家”大家發掘,史稱“奼女”,雖然說水銀有著劇毒,本質是“汞”,但是古人從“丹砂”(水銀的原材料)裡面第一次提煉出來的美麗的“水銀”,卻是被視為寶物。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而秦始皇生前對山東、嶺南地區的大海之外向往無比,死後躺在水銀的海洋裡,是他的夙願。

根據多年以來,多個朝代的考古工作的努力,加之現代儀器的探測,基本可以確定,秦始皇陵墓裡,的確如《史記》所記載的一樣,有著大量的水銀的填充和分佈,即便如今已經不是液態的,但也至少是氣態的。

話說當年秦始皇為了自己的陵墓裡的水銀,那可是早早就找了“供應商”的。

雖然秦始皇在臨終前一年很討厭別人在他面前聊“死”的話題,可是求道長生,這本來就是偽命題,秦始皇之前的諸多雄主無一不在長生這件事情上無功而返,所以秦始皇在忌憚死亡這件事情上,也有著理性的準備。

在先秦時期,重慶是“丹砂”最盛產的地區,當年的丹砂主要是用來“煉丹”,並不屬於“普通產物”,反而是屬於“奢侈品”,而在重慶,當時有一名開採、加工、販賣丹砂的“女商人”,史稱“清”,因為是個寡婦,於是後世人也常稱之為“婦清”。

重慶與商人婦清,這一地一人,是秦始皇當年為自己陵墓獲取大量水銀的“證據”。

婦清很富有,當她知道皇帝想要買入大量丹砂後,立馬錶示願意獻丹砂給秦始皇。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婦清的財富深厚,自己能夠利用財富建立自己的“保衛隊”,秦始皇對她非常重視,還給她修了一座“懷清檯”,而始皇陵的絕大多數水銀,正是來自婦清的“友好捐贈”。

根據現代的儀器測量,監測到始皇陵內液態以及氣態的“水銀”大概在一百噸左右。

再根據古法用“丹砂”連製成“水銀”的方法推算丹砂比例,始皇陵中的作用到的丹砂大概在115噸左右,而這裡面,大概又有一百噸丹砂來自於婦清,可見當時秦始皇為了這座陵墓的設計,工程量是極其巨大的。

蒐集丹砂是一方面,後來始皇陵裡的水銀,大概是在秦始皇駕崩後才煉製的,因為水銀也存在“蒸發”問題。

而這個問題,也是後世人所質疑的:始皇陵裡的水銀海洋,是否還保持著原樣?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終究是駕崩在歸來的路上,胡亥登基後,著手開始了秦始皇的“埋葬”工作。

所謂

“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正是胡亥秉承秦始皇的遺志所進行的墓穴設計,此前準備好的丹砂,一一煉製成了水銀,一股腦兒地灌進了秦始皇的陵寢的位置,為了保證墓穴的“密封性”,胡亥還讓裡面的工匠進行陪葬,直接把始皇陵打造成了一個不可動搖的“地下世界”。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但問題來了,這個密封程度,是能保證水銀不蒸發的密封程度嗎?

其實遠遠做不到讓內部真空,始皇陵內的密封,也只是不讓人進行盜竊的密封罷了,水銀依舊會蒸發。

水銀看起來像極了金屬,於是被人理所應當地認為也是“鐵板一塊”,不存在揮發的問題。

但水銀也就只是揮發得慢罷了,在空氣流通的情況下,而且壓強標準的情況下,水銀是一定會揮發轉換成氣態,除非環境處在零度以下,但事實上,始皇陵不可能無緣無故保持零度以下的氣溫。

水銀揮發,則是成為了氣態的汞,這種氣體融入空氣,毒素很大,可是對於陵墓而言,自古以來的眾多陵墓設計者卻喜歡用這種方式來進行陵墓內部的防腐,最起碼的一點,液態的水銀蒸發成“水銀氣體”,就能隔絕大部分微生物和細菌的侵蝕,這就起到了很有效的保護作用。

在《史記》的記載中,很明確地指明瞭秦始皇對“海洋文化”的嚮往。

最早是秦始皇聽說了方士們的描述,最著名的便是徐福,號稱“齊地”之東邊,有著“三座仙山”,那裡有著仙人和長生之術,而這個說法一直以來都成為後人給秦始皇所貼的標籤,秦始皇派出徐福,帶著數錢童男童女,為的就是求來長生之法。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可從政治的角度來講,秦始皇更想追求的是東邊的“扶桑”以及“海島”,這下更符合秦始皇的政治風格,雖然也有著求得長生的渴望,但探索,理應是秦始皇的第一目標。

即便是如此,秦始皇一生也沒有深入過大海,對於大海,他是肯定有著執念的。

《史記》裡說:

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

這不僅是為了氣派,而也是始皇帝對版圖的一種追求、執念。

除了水銀鋪成的江川河流以外,始皇陵還有著“人魚燈”,利用“人魚”的油脂製成的長明燈,這同樣也是加入了海洋的元素,只是這人魚之燈,或許也早早因為內部的氧氣稀缺而熄滅了。

按照水銀本身的“特性”來講它的蒸發並不算快,但始皇陵自密封到現在也的確有了兩千多年的時間,這漫長的時間裡,若是內部環境較為空曠的話,水銀理應成為了“氣態”,而不是液態的水銀河流。

但在現代儀器的探測下,頂多能判斷出始皇陵內部的水銀存量和分佈,無法分辨究竟是所有水銀都成為了氣態,還是部分成為了氣態。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後世人稱,秦始皇的梓宮是飄在水銀之上的,如此便構成了“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的思想。

但實際上,這個說法並不確切,只能說是可能性極小的“野聞”,因為始皇陵內的水銀含量,根本無法做到承載起秦始皇的梓宮,浮力更是遠遠做不到,再加上蒸發的因素,秦始皇的梓宮可能會因此在地宮裡失去了“蹤跡”。

不管怎麼講,始皇陵的核心部分,真的是成為了“禁區”一般的存在。

即便始皇陵內部的密封工作做到了極致,而且還保證了零度以下的氣溫,若是開啟始皇陵,也會造成對人的“傷害”,這個傷害就是來自於“汞”的毒性,如果是掉入水銀河中,則會全面受到汞的毒害,即便是氣態水銀,都依然會造成“汞中毒”。

所以別小看秦朝人放下的這大量水銀,這既起到了防腐、保護,也起到了隔絕和防禦的效果,和後世唐高宗與武則天被灌注了“鐵水”的陵墓相比,早上數百年的始皇陵也是不遑多讓。

而始皇陵的兩大“奇蹟”,一是這大量傳神的兵馬俑,其次就是這不知道是氣態還是也要的“水銀海”。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根據現代考古的探測發現,始皇陵中的水銀分佈和秦代當年“百越”(沿海地區統稱百越)的海洋分佈極其相像,這也難以說明是巧合,還是當時的秦代陵墓設計師們嘔心瀝血進行的偉大創作,這其實符合了秦始皇的理想,而這理想可能也隨著兩千年的時光,緩緩地停在了始皇陵的“岸上”。

總的來說,始皇陵裡水銀的背後的故事,還要比水銀河是否還存在有趣得多,這不僅僅是一段重要的考古歷史,也還是一段不可磨滅的帝王心跡。

本文原創自“紀元的尾聲”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貓眼觀史2018-01-28 23:05:35

秦始皇陵墓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在秦始皇的地宮裡,但是到現在都還沒有人敢挖,原因就是裡面有水銀。裡面的毒氣一旦洩露,附近40公里的植物生物都將全部死亡!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根據《史記》的記述,不但藏有大量的水銀,而且還同江河大海一樣地在流通。那經過兩千多年裡面的水銀到底還在流動嗎?

我們先來看看

《史記·秦始皇本紀》怎麼說的,陵墓內是“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

《漢書·楚元王傳》也有類似記錄“水銀為江海,黃金為鳧雁。珍寶之藏,機械之變”。

稍微解釋下啥意思,意思就是陵墓裡面有水銀,跟河流一樣,機器推動水銀流動,而流動的水銀最終又回到機器上,反正就是無限迴圈的一個水銀流動的過程,我們現代人都還沒能做出一臺永動機,但是也不能否定古人的智慧,我覺得真的就有可能兩千年後都在流動。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我們先來看看水銀的沸點是356。73℃,大家知道地有很多層,達到一定的層度溫度就高,如果在地心找到了這樣一個9溫度,當水銀向下流到這裡就汽化,水汽透過特有的方式又回到機器容器裡,等到水銀溫度下降後就又會形成流動的液體,就這樣反覆來回,一直迴圈,你認為陵墓底下的水銀不會流動嗎?古人的智慧我們現在都沒摸透,我還是選擇相信,只代表個人觀點。

歡迎關注➕評論點贊,謝謝!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梁老師說歷史2020-11-17 11:40:07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秦始皇陵裡頭的水銀還會流動嗎?啊!肯定是沒法動的。

咱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大傢伙體會一下。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公園?大傢伙應該都見過。這說的好像俺很沒見識一樣,畢竟現在人的生活都拔高了不少,對於環境的需求也高了不少。

那麼在這些公園裡頭多多少少都會有湖,尤其是北方公園裡頭的湖,基本上過去都是一大坑,或者現挖一坑,整點水進去當湖的使喚。

這些個湖都是死水湖,他就沒有河水往裡頭灌,就看老天爺賞不賞面子給整點。

您自己觀察一下這些個湖,他那水動嗎?拉倒吧!壓根就沒那動力,那叫個波瀾不驚啊!

回頭您想想秦始皇陵,那個皇帝的陵墓不是密閉的?尤其是秦始皇陵墓聽說那都用銅汁給封死了,那整個是一獨立空間,就沒有外力進去,所以水銀就跟那死水湖一樣是動不了的。

說道這裡估計有小夥伴要說了:“整啥死水湖的例子,兩千多年了,這麼長時間,鐵杵磨成繡花針都好幾根了?那水銀早就蒸發沒了,到那流動去?”

聽著貌似很有道理似的,其實您這說法也不對。

水銀這玩意確實很容易蒸發的,但這裡頭他有一個常識,那麼咱就先把這蒸發的常識給大傢伙解釋一下。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蒸發是啥意思呢?咱把液體看成一堆小人在裡頭蹲這呢?這空氣就像是一個大廣場,空落落的沒一個人,哎,蹲在液體裡頭的小人一瞅,這感情好,趕緊的出去玩去唄!

這一傢伙就從液體裡頭跑出去了,這個過程就叫蒸發。但蒸發在一個空間當中是有極限的。

您就想哇,那廣場他再怎麼大,容納的小人一定有個數量,到達這個數量之後,再多了,他就擠不進去了。

那麼這個時候,您就算再想蒸發,這事都幹不了了。

如果您還感覺不到位,可以想象一下南方夏天的天氣,那傢伙熱啊,整個叫溼熱,出去一趟面板上扒一層水,那不全是汗,有一大半全是空氣裡頭的水。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就這天氣,您洗個衣服,幹一下試試,別想了,壓根就幹不了,就達不到北方衣服乾燥的程度。

回頭您瞅瞅秦始皇的陵墓,這壓根是一個密閉的空間,所以您自己想吧,這蒸發的差不離,當然就停下了。

既然停下來了,這水銀當然還在,聽說這裡頭的水銀有幾十噸,具體是多少咱也不清楚,就算不是幾十噸,十幾噸他也不少啊!

就這量,估計還的有。

咋說呢?這水銀會動,其實在史書上是有記載的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在史記裡頭是有記載的

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

就連漢書中也是有記載的

水銀為江海,黃金為鳧雁。珍寶之藏,機械之變

從這些記載中,咱也能看的出來,秦始皇陵裡頭的水銀最開始能夠流動,是因為裡頭有機械在動,給這水銀一股子動力,讓他動了起來。

您自己想哇,這都兩千多年了,嘛機械有這勁頭,現在還能動?估計那得是永動機,可這玩意牛頓都說了整不了,咱就別亂想了,來不了!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我是越關2018-06-16 16:08:06

謝謝邀請

看了很多說法,有直接否定說不可能的,有猜測永動機的,還有其他猜測玄學的。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個人認為在歷經2200年後的今天,秦始皇陵墓內的水銀是有可能流動的。

首先說《史記》中記載秦始皇陵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在經過現代的地質探測中確定了秦嶺地宮中有著大量的水銀。而且根據我國地理東部南部為海西部北部為地的形狀,水銀的分佈情況也是東南多、西北少。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再說說秦陵地宮的面積,現代考古探測到秦陵地宮距離地平面35米深,東西長170米,南北寬145米,主體和墓室均呈矩形狀。墓室位於地宮中央,高15米,內部空間比一個標準足球場還要大。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水銀在常溫下是可以揮發的,在如此巨大的空間下,當水銀揮發到了空氣中後,遇到頂部的空間凝結。如果頂部經過設計把這些揮發的水銀彙集到一處,是非常有可能的,然後再由地宮西部的穹頂流下來,這時因為地宮中西部地面高於東部,完全有可能會使地宮內的水銀流動的。

這個就好比是家裡做飯時,鍋蓋上凝結了大量的水珠,一旦傾斜,水就會彙集一處而流下。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當然,這只是一個猜測,秦始皇地宮中的諸多設計可以說是遠遠超過了我們的想象,就好比是寬17米長上千米的阻排水渠設計,直到今天的國家大劇院也不過如此。

以上純屬個人的猜測,大家覺得裡面會是什麼情況呢?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90大歷史2017-08-02 17:46:41

首先感謝邀請!古代人的智慧難以想象!考古學需要進一步證實才能證明水銀之所以能繼續流動的原因,小編認為是特定的環境保持的!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獅山逐史2018-06-16 23:28:46

秦始皇陵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在事死如事生的觀念引導下,秦始皇陵是名副其實的藏寶庫,發掘意義不言而喻,但迄今為止,發掘的動議傳了一遍又一遍,而實際行動者,一個沒有。(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反而因為不斷披露的史料而使得秦始皇陵愈發的神秘莫測,讓人慾罷不能。其中的“水銀大海”,基本情況很多讀友都有所涉獵,但要說到這水銀大海還會流動嗎?

說實話,誰也不敢拍著胸脯子打包票說能和不能,但根據現有的一些傳聞,還是可以追尋到一些線索。

秦始皇陵裡各種小的人類奇蹟也是數不勝數,寓意“天人合一”秦始皇陵裡面有水銀河是無疑的,以現有的科技手段,這一點並不難確認。

關鍵的問題正如題幹裡面提到的,裡面傳說中的各種機關設定還能否如當初設計的那樣發揮功效,畢竟今世距秦始皇歸天的公元前210年,也隔了不少日子了。

而其中之一就是被傳的神乎其神的“水銀大海”,是否還是當初的模樣,還是秦始皇設想的水銀大海。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如果說秦始皇陵裡什麼要素都沒變話的話,這水銀還是兩千多年的水銀,其實水銀的物理性質十分穩定,在封閉完好的環境下,連物力揮發都很少。

從這一點來說,秦始皇陵的密閉性應該是毋庸置疑的,那就還有一個問題,水銀是液體,難道不會滲透到地下?

如果真是這樣自然不可能流動,但是天然水銀是銅的伴生礦,以銅為礦床,下滲自然也是很難的事情。說到這裡,又有一個新的疑問,那就是秦始皇陵到底建在哪?

會不會建在了銅礦上,雖然這種懷疑不是無的放矢,但並未引起足夠的重視,也沒有相關證據問世。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既然如此,那就當秦始皇陵時間在銅礦上,至於說證據――早晚都研究有的!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銀鹽罐頭2017-09-14 00:34:39

目前有專家說秦始皇陵地宮是豎穴式的,那麼墓道和木槨上面都以夯土密封,地宮就是比較嚴實的,那麼密封空間下的水銀是不會揮發的。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溫讀2018-08-26 00:00:30

秦始皇在20歲的時候就已經迷上了長生不死術,他在諸多方士的鼓動之下,煉丹修仙,甚至吧皇宮搬進了咸陽宮地宮之中。對他來說,死亡只是一個成仙必經的過程,等他成了仙人之後,他依然要擁有此生所擁有的一切,女人、財富、掌控天下的權力,九州盡在他的腳下。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秦始皇便是抱著這樣的想法修建自己的陵墓的,不,應該說是自己的仙居。傳說之中秦始皇死後躺在純金的棺材之中,在陵墓裡的水銀河上游蕩,秦始皇身體儲存完好,並且能用靈魂繼續控制著這個世界。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秦始皇能否長生不老還能靈魂永存,這個可能真的只是傳說,但是水銀河真的是存在的。在史料之中,有皇陵之中以流動的水銀代替江河湖海的記載。為了判斷史料的真偽,專家們對覆蓋皇陵的土層進行重金屬檢測。封土絕大部分含汞量超高,含量數值已經遠遠高於自然界正常的數值,科學家非常肯定是人為新增水銀的緣故。更有人推測,地宮之中所含有的水銀可能重達200噸。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更為精妙的是,科學家們將勘測到的分部對照六國統一之後的疆域圖,發現兩者之間有著驚人的相似。史書之中對於水銀河的記載竟然是真,那麼是否依然像史書之中所說,水銀河是流動的呢?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我們可以大致猜測一下,水銀河是如何流動的。首先就是一種可能,就是當時的能工巧匠透過原始的機械運作讓水銀河流動,如果是這樣的話,2200年後的今天,這套裝置足以稱作是永動機了。雖然聽起來十分荒謬,但也許我們老祖宗已經有了這樣的智慧。畢竟200噸的水銀都能在秦始皇生前蒐集到,要知道即便明清兩朝,也需要蜀地生產1330年。所以,千萬不要低估我們的先祖。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其次,可能秦始皇陵有著非常嚴密的水銀生態系統。我們都知道水銀在常溫之下可以揮發,當水銀揮發到空中時如果以特殊方式將它們收集起來,然後匯聚到一起,那麼就成為了一套仿照自然界蒸發—降雨—匯聚河流的一個系統。以此完成的河流,大概可以儲存到今天一直流動。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填充水銀在古代是一項非常強大的防盜措施,因為水銀易揮發,在密封的墓中只要盜墓賊吸入少量就必死無疑。而且對於非常執迷於煉丹的秦始皇來說,水銀是一味不可或缺的材料,為了長生不老,他需要取之不竭的水銀。所以在他的陵墓之中修建了水銀河,想要獨自一人在地宮之中享受著生前的權力和財富。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當然秦始皇陵所擁有的不僅僅是水銀河這麼簡單,史書上記載,秦始皇陵還有著暗箭和流沙系統,裡面有鯨魚油所製成的長明燈。和水銀河相呼應的還有寶石鑲嵌的日月銀河,以及象徵著山川的壁畫。僅僅是這些隻言片語的記載,已經讓我們對這位千古帝王的皇陵產生了很多幻想。但我們有理由相信,當後人開啟秦始皇陵的那一天,所看到的景象一定比我們想象之中的要壯觀許多。而這個千古之謎,就留給掌握更高科技的未來人去解開吧。

歡迎關注,祝你幸福。

以上。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夢潭月2020-11-23 12:48:27

我們因為兵馬俑而聯想到了秦始皇陵,1976年5月,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來到兵馬俑現場參觀,成為首位參觀兵馬俑的外國領導人,那時候兵馬俑還沒有正式對外開放。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李光耀來到兵馬俑挖掘現場)

1979年,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和亨裡克親王參觀了兵馬俑坑。興奮的瑪格麗特二世經我方工作人員同意進入坑中近距離觀察。值得一提的是她來不及等工作人員拿來梯子,就迫不及待地跳入1.5米深的坑中,好在有驚無險。丹麥女王這次進坑近距離參觀後,我國出臺一規定:允許外國元首進入坑中參觀。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1984年4月,美國總統里根帶著300人的隊伍專程到西安參觀,在兵馬俑坑中。里根撫摸著戰馬,風趣的問:“它會不會踢我?”;1998年6月26日,美國總統克林頓和夫人希拉里到西安訪問時,幽默表示:“真希望到這裡來當館長。”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兵馬俑被法國前任總理希拉剋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足見其魅力,難以想象如果秦始皇陵挖掘,會有多少各國政要蜂擁而至?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秦始皇陵是世界第一大帝王陵

秦始皇開創了萬世基業,“始皇”是開天闢地第一個皇帝,他於公元前246年即位,那時候他只有13歲,次年便開始建造陵墓 ,到公元前208年完工,歷時39年。

當時的丞相李斯為陵墓的設計者,由大將軍章邯監工,共徵集了72萬人力,動用修陵人數最多時近於80萬,我們還知道埃及法老的陵墓金字塔,最著名的是胡夫金字塔,但是修建秦始皇陵動用的勞動力幾乎相當於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數的8倍,可見規模之大。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秦始皇陵的總面積約為56.25平方公里,如果你去過故宮會感慨它的龐大,但是秦始皇陵的總面積相當於78個故宮,所以它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陵墓。

秦始皇陵開掘難度太大

現在可以確定的是秦始皇陵位於今天的陝西省西安市郊區的驪山上,但是發現至今已經幾十年過去了,我們依然不敢挖掘秦始皇陵地宮,這成了一個未解的難題。

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目前不具備挖掘的技術,沒有十足的把握我們不敢貿然行動。這也是吸取了開掘兵馬俑的經驗教訓,當初兵馬俑開掘出來時是色彩鮮豔的,

但是兵馬俑接觸空氣過後,15秒後就會氧化,4分鐘內便會脫水、捲曲,所以才會變成現在的土灰色。所以讓秦始皇陵完好的存在於地下,也許是對它最好的保護。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所以,秦始皇陵到底是什麼樣子,我們只能依靠現有技術和史書記載,略知一二。

《史記》中記載地宮:“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現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秦始皇陵地宮非常深,已經挖到了地下的儲水層,見到水以後他們用銅液澆灌形成遮蔽,並在表面塗上了丹漆,然後再將棺槨放在上面。在整個地宮中還有文武大臣的位次存在,同時陪葬的有大量珍奇異寶。

為了防止別人盜掘,秦陵地宮門上設定了機關暗器,在整個地宮的墓室頂上還繪製了天文星宿,而地面之下還做成了做過山河九州的形狀,完成以後又灌注大量的水銀,形成祖國的江河大海,這些以機械動力讓他們不斷流淌。這裡的照明工具是蠟燭,而燃燒的是娃娃魚脂膏做成的,保證了照明時間。

以上描述,我們可以想象出秦始皇陵這個龐大的地下宮殿是多麼恢弘,而且為了防止被偷盜,秦始皇也是設下了重重機關,所以想要開採就必須清楚地知道它的內部結構,貿然行動必然會對文物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秦始皇陵到底有沒有水銀

太史公在《史記·貨殖列傳》中記載過一個女人——巴寡婦清:“巴寡婦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數世,家亦不訾。清,寡婦也,能守其業,用財自衛,不見侵犯。秦皇帝以為貞婦而客之,為築女懷清檯。”

大致意思就是這個叫“清”的寡婦可能是秦始皇陵水銀的主要提供者,秦始皇對她禮待有加,為她修築了女懷清檯。

以上這些只是司馬遷在《史記》中的記載,但是由於司馬遷生活在漢代,他也沒有辦法知道秦始皇陵到底是什麼樣的,所以《史記》中的記載到底可不可信,還有待考證。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為了弄清楚關於水銀(液態汞)是否存在的疑問,考古專家聯合地質學家,對陵墓周邊的土壤及植物進行深入研究,目前的考古技術也是日益先進:

目前可以應用於考古中的地球物理探勘技術主要有磁力勘探技術、電阻率勘探技術、地面透射雷達、地面電探CT技術等;地球化學分析技術主要有磷酸鹽測定、汞蒸汽含量測定等。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這些先進的探測分析技術可以幫助考古工作人員確定古代遺址的大致範圍,土層掩埋厚度及遺址面貌等。

利用先進的科學依據,經過一段時間的分析與比對,發現陵墓周邊土壤中的汞含量極高。

1981年,中國考古專家利用貢量測量法測出秦始皇陵,強貢區域面積高達1.2萬平方公里。2003年,中國考古專家又利用地球物理勘查技術,初步勘測秦始皇陵水銀含量,保守估計在100噸左右。

但是,因為沒有看到秦始皇陵內部的真實狀況,以上資料是否有誤差,誤差有多大誰也不敢肯定。所以地宮是否存在水銀,水銀數量有多少,還是不能確定。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水銀河能否流動?

水銀也就是汞,如果地宮真的有水銀,那麼秦始皇的目的有以下幾個:

首先,以水銀為江河大海營造恢宏的自然景觀,因為水銀呈現銀白色,瑩瑩光澤和江河湖海波光粼粼的樣子很相似。

其次,在地宮中瀰漫的汞氣體還可使入葬的屍體和隨葬品保持長久不腐爛。

第三,汞是劇毒物質,大量吸入可導致死亡,地宮中的水銀還可以阻止盜墓者入侵,這也導致我們不敢貿然行動的原因之一。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地宮裡有沒有水銀?有多少水銀?可不可以流動?目前為止,沒有人可以得出準確結論。因為地下宮殿的真實面貌如何我們不得而知,現在的一切都是猜測而已。當初秦始皇陵的圖紙不可能儲存下來,而工匠們也早已不存在,留給我們的只是無限的想象空間。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秦始皇陵3D模擬圖)

假如地宮裡真的有水銀河,流動的可能性應該不大,因為水銀具有揮發性,歷經2200年,可能所剩無幾。此外,當初設計水銀河到底靠什麼讓它流動起來?如果是有一些特定裝置,那麼現在是不是還能正常運轉?我覺得可能性應該很小了。當然,這只是猜想。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結束語

歷史的風雲變幻,一切都如過眼雲煙,曾經連綿百里的阿房宮,俯仰之間,已為陳跡,但是秦始皇陵卻依然長存地底,在它被開掘出來之前,關於它的話題會不斷被人提起,水銀河到底是真實存在,還是秦始皇為了防止墓穴被盜放出的煙霧彈?不知道這個謎團什麼時候會被解開。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棟棟子2021-07-16 18:38:35

秦始皇陵墓裡確實有大量的水銀,至今尚未乾涸,但像水一樣流動就困難了。

司馬遷在《史記》裡記載,秦始皇對自己的陵墓很重視,發動了七十多萬百姓,鑿石穿山,挖河通水,極盡天下人力與珠寶奇珍,做精巧機關,點不滅人魚膏燭。

最讓人驚歎的是,秦始皇在陵寢裡做了“水銀海”,把水銀做成了山河社稷:“

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按照司馬遷的說法,秦始皇用水銀仿照了江河大海,做出機關讓它們自由流通,但千百年來,人們對此爭論不已,直到我國用科技手段探測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秦始皇陵墓裡確實有大量的水銀。

在科技部“863”計劃和中國地質調查局的支援幫助下,我國考古與科技工作者,將傳統考古技術與先進科學技術結合,對秦始皇陵地宮進行了幾次系統而精密的探測。

工作者採用了20多種地球物理方法與兩種地球化學方法,不僅確定了地宮的具體位置、框架結構、實際大小與地表深度,推斷出地宮主體尚未坍塌與進水,也沒有遭到賊人盜掘。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在水銀問題上,早在1983年的《秦始皇陵中埋藏汞的初步研究》一文中,考古工作者對陵墓封土堆的土壤進行了測定,發現1個點汞含量為1440ppb(10的負9次方),而地殼中汞平均含量為80pbb,由此可知封土汞含量異常。

這一次,考古學者對封土進行了更詳細的測定,進行了土壤中氣汞量測量,還測試了土壤汞的熱釋譜,同樣發現了明顯的異常,詳細過程見《秦始皇陵地宮地球物理探測成果與技術》。

氣汞測量測量的是目前土壤中氣體的含汞量,土壤汞量反映的是建造皇陵至今土壤吸附的汞結果,如此異常的結果會不會表明“水銀海”尚未乾涸呢?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秦始皇用到的水銀從何而來呢?

中國古人制造水銀的方法有多種,但必須要用到的材料是硃砂,“

雲出於丹砂者,乃是山石中採粗次硃砂,作爐置砂於中,下承以水,上覆以盎器,外加火煅養則煙飛於上,水銀溜於下,其色小白濁。

有學者考證推測,秦始皇地宮裡的水銀達到100噸,也有推測出13000噸的。這麼多的水銀,秦始皇從哪裡搞來的呢?按照明清時期朝貢數量估算,100噸水銀需要生產幾百年。

再說了,要用到100噸水銀,按照丹砂含汞86。26%的比例,至少需要116噸的丹砂,若考慮到工藝不成熟,丹砂量還得增多。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中國是出產丹砂最多的國家之一,主要集中在湖南西部與貴州東部,量多質好,早在周朝時就有人開採。

最出名的是女商人巴寡婦清,《史記》記載:“

巴寡婦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數世,家亦不訾。清,寡婦也,能守其業,用財自衛,不見侵犯。秦皇帝以為貞婦而客之,為築女懷清檯。

巴郡(四川與重慶附近)的寡婦懷清,繼承了家裡的丹砂礦,掙的錢不計其數,成為被秦始皇讚頌過的唯一一個女人。

等秦始皇“徙天下豪富於咸陽十二萬戶”,將巴寡婦清接到咸陽頤養天年,自然吞併了她家的丹砂礦,這也成為秦始皇陵墓水銀的一大來源。

至於說水銀的產量問題,千萬不要小看古人,給秦始皇修建陵寢的有七十多萬人,分出十分之一百姓,花費三十七年來提煉水銀,也能有成果啊。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千年過去,陵墓裡的水銀還在流動嗎?

司馬遷記載,秦始皇陵墓裡用水銀做成了百川江河大海,做出機關來讓水銀灌輸流動,就像真實的水脈一樣。

這一設定,即象徵了秦始皇的一統天下,還可以防止秦始皇遺體不腐爛,更可以藉助揮發的水銀阻止盜墓賊。

回到本篇回答的主題上來,經過兩千多年的時間,水銀還會流動嗎?我們從化學和物理上來分析一下。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從化學上講,水銀是金屬汞,常溫下以液態存在,但常溫下也會蒸發。即使秦始皇陵墓封閉完好,或者說形成了良好的無氧環境,但畢竟是在地底下,水銀也會慢慢蒸發的,要不然怎麼會在封土土壤裡檢測出異常的汞含量呢?

從物理上講,秦始皇陵墓裡建造了精密的機關來讓水銀流動。若是機關用木頭造成,千年過去,木頭會受潮磨損;若是機關用青銅做成,汞又容易和銅發生化學反應;若是機關用鐵做成,鐵也容易生鏽。所以,機關很可能已經不工作了。

假設機關不受其他影響,一直在執行,也會隨著時間慢慢停下的。因為永動機是不存在的,能量是守恆的,機關沒有能量輸入,運動過程中又會有摩擦耗費熱量,絕對不會千年執行。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所以,總結一下,秦始皇地宮裡確實有高含量的水銀,但絕不會像水一樣流動的。

當然了,棟子可能會被打臉,但這樣等到很久以後秦始皇陵墓被挖開,才能看得到了。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小虎有話說啊2021-01-27 08:03:44

古人的智慧很可怕,故宮的排水系統至今都是神級存在,無論多大的暴雨,北京淹了都,故宮地上只有小水窪。水銀可以提煉,挖到地心先不說可不可以實現,就說當時的科學知識有沒有達到這個水平呢?這不就是一個蒸汽機嗎?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還是諸葛亮聰明、死後不換新衣服、一口棺材、不許陪葬金、銀、銅器等值錢的物品!所以、沒有磚家去考骨、也沒有盜墓賊光顧!張獻忠建大西國把全國有陪葬品的大墓都盜了、諸葛亮的墓至今完好無損。

我們假設秦始皇陵裡的機關一直在運作呢?我們想想啊,第一水銀在當時就一直流動,就像水車一樣。水銀流動不停,在密閉的環境下,不存在氧化,揮發。水銀到最低點也是最高點繼續流動。最大的可能是還在流動。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兩千年過去了,埋在土裡墳墓肯定腐化很嚴重,跟埃及乾旱沙漠的金字塔沒法比較。即使秦始皇墓以銅汁灌縫能有唐朝的山體墓穴密封好?所以,不要臺迷信古人吹噓的東西。水銀也會緩慢揮發,真正怕你考古學家頭疼的是隨葬品見空氣風化的問題!當年兵馬俑出土都是彩色的,遇空氣就褪色了。

應該成立一個專門的機構研究秦始皇陵的挖掘問題,開啟陵墓肯定會有重大發現,肯定會極大的推動我國曆史文化的發展。所以,陵墓只有開啟才有價值,不開啟就是一炮黃土,沒有任何價值。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地球如果在運作,水銀就可以在流動。因為古代先人的智慧是我們無法想象的,借用天時地利人和,日觀星象,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完全運用自然界的力量,這力量是我們現代人無法理解的。

根據探測皇陵深度為30米,封閉於地下2200年,裡面的空間形成了平衡。不開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如果開啟空氣進入,就會打破這種平衡,裡面的文物都會損壞,目前沒有有效的解決方案。大量的水銀,人體吸入輕則癱瘓,重則死亡,還有大量的箭駑機關。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估計以前根本弄不了那麼多水銀,那麼多水銀誰能放得進去,寫墳墓裡有水銀的人,也有可能是秦始王要他寫的,目的是不會破壞他的墳墓。難道現代的技術比不上以前?就擔心挖出來什麼都沒有就壞事了。

永動機是沒有能量輸入和沒有能量輸出且沒有摩擦造成的能量損失的情況下,保持運動狀態始終不變的機器,這裡要維持水銀河的流動本身就需要能量輸出,根本就不能引入永動機的概念來。只能說永遠運動的機器,這就能夠實現了,因為可以有能量輸入啊,萬一它利用地下泉水運動的機械能帶動某一裝置永恆運動,從而成為水銀河不竭的動力!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不開採不光是現技術的不到位和水銀的汙染,更大原因也是保持了它的神秘感,兵馬俑已經是世界八大奇蹟了就可以了,地下宮殿存在很多未知性,假如開採,投入了龐大資金和精力,萬一實況不如大家想象中呢,又或者超出大家的想象呢,那將是國際上的重大新聞了,所以近兩三百年都不可能去開採的。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這個專家那個專家,說這不可能,哪百分百的,哪為什麼挖那麼多古墓出來後,又說什麼,哇,這個物件在那個年代怎麼可能造出來,哪人家不就是造出來了嗎?不是說不相信科學,但是幾百幾千年的日子現在的我們誰也沒有生活過,再怎麼推測,也不可能真的完全瞭解那個年代一些人,事,物。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讓水銀流動的機關想都還在也不是不可能,常人想的是用木頭,但如果把但如果換成石頭或者青銅。等材質也不是不可能,不是有報道說,跟兵馬俑出土的一把青銅劍是重物被壓彎的放的,但拿掉了重物就自動彈回筆直了,現在技術都做不到,當時劍的材質都能做到這樣,用來做機關讓水銀流到現在也不是不可能。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詩與歷史2021-01-01 23:51:53

秦始皇作為千古一帝,他的陵墓也有著特別的意義,再加上它已經暴露出來的兵馬俑,還有無數的傳說,讓秦始皇陵更加的充滿了神秘色彩。其中《史記》記載的“

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讓秦始皇的陵墓世界越發的奧妙難測。那麼秦始皇陵墓當中是否真的有水銀為河呢?這些“河流”現在還能流動嗎?答案

是半否定的

!秦始皇陵當中有大量水銀,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而水銀“河流”已經不能流動這一點也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可以睡這個答案是半否定!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水銀河想象圖

秦始皇陵“封土”中的汞異常

地質學專家常勇、李同先生先後從始皇陵取樣。經過反覆測試,發現始皇陵“

封土

”土壤樣品中出現“汞異常”。相鄰區域的其他“

生土

”土壤樣品當中幾乎沒有汞含量。什麼是“封土”呢?就是指陵墓修建完成之後,重新覆蓋在陵墓內部建築上方的土。盜墓賊盜墓就是透過尋找封土的方式確定墓穴的位置。與之相對的是另一個詞彙是生土:就是指沒有經過人為擾動,天然沉積下來的土壤層。封土與生土的差異是判斷

墓穴位置及時代

的重要依據。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墓葬塗層變換所蘊含的年代資訊

而“封土”與“生土”的汞含量差異讓科學家據此推斷出,《史記》中記載的“

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

”是歷史史實。當然這個大海肯定是一個很迷你的存在,並不是真正的形成河流,應該是一個河流湖波形狀的模型,僅僅存在於秦始皇的棺槨之上,而不是在廣大的陵墓範圍內存在。由於秦始皇陵並沒有進行完整的考古發掘,水銀存在的具體形式我們暫時不得而知。但是水銀河已經消失,卻是我們可以預見的結果。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常溫下的水銀

沒發掘為什麼知道水銀河已經消失了呢?

這就得從考古學回到物理化學當中來說。汞是一種金屬,在常溫狀態下卻以液體形式存在液體形式存在。汞的化學性質很穩定,但是物理性質卻很不穩定,在常溫下就能自然蒸發,變成汞蒸氣。前面已經說過,在目前已經發掘的秦始皇陵封土當中,已經確認了“汞異常”現象,說明了秦始皇陵墓中的汞已經在漫長的歲月當中逐漸揮發。這才導致封土中的汞超標。也許因為地下的密閉環境,汞揮發速度較慢,但是長達兩千年的時間已經足以讓秦朝時期數量不多的汞揮發乾淨!若是有朝一日我們開啟秦始皇陵,或許我們能夠發現一個乾涸的“河床”!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兵馬俑圖樣

為什麼不發掘秦始皇陵

我看很多人說不發掘秦始皇陵是因為水銀含量超標,內含大量毒氣,會導致始皇陵方圓多少多少裡的範圍寸草不生什麼的!大家也不要相信,這純屬扯淡,若是真的會有那麼大的危害,國家會允許這樣一個東西隨時威脅西安市幾千萬人民的安全嗎?這樣的說法,根本無從落腳。不發掘的主要原因是我們無法保護那些發掘出來的文物。或許很多人並不知道,當初兵馬俑剛剛發掘出來的時候,並不是清一色的陶色。他們還有其他礦物染料著色。可是在重新接觸到氧氣之後,這些兵馬俑很快失去了顏色,變成了陶俑。這只是文物出土之後,一個大眾能夠直觀看到的危害。至於說絲織品、紙張等見光之後粉化,更是隻有現場的考古人員才能見證他們的短暫光輝歲月。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剛剛出土的彩色兵馬俑

作為一個文物保護工作者,我很負責的告訴大家,我們不發掘已知的陵墓,不是我們不想探知祖先曾經的光輝,只是不想我們為了一時的好奇,讓子孫後代再也看不到曾經的輝煌!再也無從探知,我們的過往起源!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雜談胡侃2020-11-28 20:38:20

我是雜談胡侃,不繞圈子,直接說答案,據專家估計,秦始皇墓中有近百噸水銀,雖然史記中有記載,工匠們為了讓水銀模仿江河的流動,利用機械驅使其運動,但根據現代科學理論中的能量守恆定律,世界上不存在永動機,可以肯定的是,秦始皇陵墓中流動的水銀在機械能量耗盡或機械裝置損毀後就停止流動了。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秦始皇陵中的水銀是哪裡來的?

秦始皇作為大秦帝國的締造者,生前已經天下無敵,死後依然不想放棄曾經的榮光,其陵墓可能就是大秦疆域的微縮版,所以才有了用水銀模仿百川河海的想法,用機械製造動能來促使其流動。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在我國曆史上曾有過貿然開啟古墓而造成難以挽回損失的先例,所以後世的

考古學家們本著對祖國和人民負責的態度,對秦始皇陵的發掘慎之又慎,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國已經具備給秦始皇陵無損掃描的能力,透過科技手段發現秦始皇陵中汞含量高乎尋常。呈現東南、西南強,東北、西北弱的態勢。該種佈局與我國渤海以及黃海的分佈位置十分符合。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在已經探測到汞含量異常的區域,面積大概有12000平方米,但是這些地方並不一定全部被水銀覆蓋

,按照史記記載,水銀主要是分佈在有河流、湖泊以及海洋的位置,也就是說,在墓室中模擬陸地部分僅僅是有揮發出來的汞蒸氣而已,並不是被水銀覆蓋。

按照丹砂提煉水銀的轉化率來看,100噸水銀,至少需要115.928噸丹砂原材料。

根據史料記載,秦朝時期巴蜀地區和陝西地區是丹砂儲量最高的地方。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很多人曾一度認為秦始皇墓中的水銀主要是由巴蜀地區的一位叫巴寡婦清女的企業家提供

,理由是在巴蜀地區丹砂和汞礦儲量在秦國疆域內數一數二,就算到了今天,依然是國內之首,

而這個人掌握著提煉水銀的獨家秘方,當地汞礦採挖全部由她掌握,

所以秦始皇就瞄準了她,讓他供給陵墓中所需的水銀。甚至還修了一座懷清檯紀念她的豐功偉績。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但是轉念一想,從巴蜀之地到達關中,道路運輸是何等困難。

鍊汞原料從巴蜀運抵關中,需要翻越大巴山,再穿過秦嶺,巴中道路歷來崎嶇,許多地方是憑百丈高崖而建,光是道路就要了人命。走完山間險徑還不算完,又要渡長江、漢江,逆流嘉陵江而上,其中困難,不是用人命就能鋪出來的。

這一路上的開支,恐怕就是天文數字,就算秦朝再有錢,也不能把國庫當柴火燒啊。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所以秦始皇很有可能是讓巴寡婦清帶著技術到關中,在陝西就地取材,提煉水銀,現如今已經探明的陝西汞儲量已經達到1.6萬噸。秦始皇陵墓中的水銀很大機率上從陝西獲取的。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根據地質部門勘探報告顯示,陝西旬陽公館和竹筒兩鄉交接處大小青銅溝一帶就有長達近百里的特大汞銻礦床,儲量位居西北地區首位,

在此處,勘探人員還發現一個在漢代之前的古礦洞。所以秦始皇時期在此處進行開採也不足為奇。更重要的是,此處到秦陵運輸更加方便,全程不過230餘里。

關於水銀流動的可能性猜想

廣義的秦始皇陵包括陵區在內,總計56平方千米

,面積大小相當於78個故宮大小,最外面是外城牆,東西寬971米,南北寬2188米,面積有2。13平方千米。外城牆與內城牆之間東西單向相隔195。5米,南北單向相隔416。5米,內城佔地面積0。79平方千米;內城裡面就是封土堆,位於內城偏中位置,東西長345米,南北長355米,高度55米。地宮位於封土堆之下,呈矩形,東西70米,南北長146米。專家根據遙感和物質探測方法進行過測量,確認地宮位於封土堆之下,距離地面35米深。

墓室有一個足球場大小,高度為15米,位於地宮中央,東西長80米,南北長50米。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秦始皇陵衛星圖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秦始皇陵衛星圖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研究人員發現在秦陵周圍底下有規模巨大的阻排水渠,長達千米,這個阻排水渠外形更像牆,反正多數人應該沒見過厚度達到84米的牆,

牆底部防水材料(青膏泥)更是誇張,足足有17米厚。而整個陵園地勢東南高,西北低,落差高達85米。如果按照史記所記載,在秦始皇墓中應該會有類似水車一類的東西(動力來源於渭河或附近石川河的地下河),把流向西北方向的水銀抽到勢能較高的東南方,從東南方自上而下流淌,形成水銀河流的奇景。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關於秦始皇陵還有許多未解之謎,史記中所記載的穿三泉,下銅以致槨,形容的墓室有多深,而墓室是不是為了防水,先以夯土鋪磚,青膏泥填縫,最外層再用銅汁灌築,形成一個無比壯觀的銅槨呢。在墓中那種驅動水銀流淌的機械到底是什麼原理呢,給後人留下無限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