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襲關羽,再破劉備,東吳護國名將,為何結局是被孫權逼死?玄武如山2017-10-07 11:10:26

功高震主,又是江東閥門,結局自然不好。

先襲關羽,再破劉備,東吳護國名將,為何結局是被孫權逼死?如切如磨2017-09-25 15:30:00

先襲關羽,再破劉備,東吳護國名將,為何結局是被孫權逼死?

陸伯言是東吳政權中我個人最為鍾愛的人物。且我個人認為三國標誌性的王佐之臣,魏為荀彧荀文若,蜀漢武侯諸葛孔明,吳即為陸遜陸伯言。三位一樣的人品貴重,正直忠誠。濟世安民,定國安邦。

且陸遜相較於二位更多了卓越的軍事才能,是更為強悍的統軍指揮,領兵作戰的將帥。40餘年為東吳鞠躬盡瘁,真正的出將入相。結局卻比油盡燈枯的諸葛亮,理想湮滅鬱鬱而終的荀彧更為悽慘,被維護盡忠了一生的孫權逼殺。

先襲關羽,再破劉備,東吳護國名將,為何結局是被孫權逼死?

陸遜其人堪稱完美。

為將,善隱忍能負重。洞察大勢,嗅覺敏銳,捕捉戰機準確無比,出手狠辣果決。襲取荊州時或攻滅或誘降,迅速順利的堵死後路。關羽敗亡。夷陵之戰更顯沉穩老辣,避鋒芒就疲敝,主次分明。劉備敗亡。後期威懾北魏,堪稱護國柱石。

為官。在地方為牧,休養安境,深得民心。在中央為相,深思靜慮,施政有方,直言敢諫。

為人,人如其名。謙遜低調,團結同仁。禮讓前輩,舉薦後輩。人格魅力連敵人都心折。

為師,是孫權所有兒子的老師。教導嚴厲。為父,看看同樣傑出的陸抗就知道了。

先襲關羽,再破劉備,東吳護國名將,為何結局是被孫權逼死?

完美其實就是毀滅的根本。此為陸遜不得善終原因第一也。試想,得民望,有軍心,人格完美。外拒強敵,內主國政。出將入相,軍政一把。幹到這份上想全身而退都不可得。君主為自身為後代都是斷不能相容的。

其二。陸遜所在江東本土勢力在顧雍與陸遜相繼為相後已然壯大至極。最善於制衡的孫權在經歷立儲黨爭的混亂以後,深深的警覺到了本土派的強大與威脅。廢孫和殺孫霸,重手打擊本土勢力,剪除陸遜的黨羽,流放陸遜的親族。“累譴中使責讓遜”,明確警告威脅陸遜。眼見極有可能連累家族或有滅頂之災的陸遜,以他的見事之智,知人之明,以他領頭羊出頭鳥的代表性地位。還不明白該怎麼辦?僅留給史書四個字“憤而至卒”。勢大難制,結黨幹儲,直接威脅到皇帝根本權力。此為陸遜之死的直接原因。

其三就要說孫權了。孫權實在太像越王勾踐了。早年忍辱負重,終成大事。稱帝之後的晚年,刻薄寡恩,多疑善變。看他對待有奠基傳位大恩的哥哥孫策,稱帝后僅追封個雜號郡王,給侄子們封些個侯爵。再看對他有擁立大功,穩定朝局的張昭,耿耿於懷,故意不封丞相,惡意羞辱。當初倚重陸遜之時,言聽計從,恨不能君臣一體。一旦發覺自己權力受到威脅,馬上由猜疑轉變為猜忌。直到除之而後快。結果可比肩諸葛亮的最佳託孤之臣在他看來已經成為幼主最大的威脅羈絆而除去。最終所託非人的吳國在混亂動盪中滅亡。也是報應不爽。

先襲關羽,再破劉備,東吳護國名將,為何結局是被孫權逼死?

伯言被逼憤卒,文若鬱鬱而終,孔明嘔心瀝血。每每思來總讓人既心慕於其風采事蹟,又為其終扼腕嘆息,悽然不已。

先襲關羽,再破劉備,東吳護國名將,為何結局是被孫權逼死?杜少說歷史2018-01-07 15:40:23

陸遜的直接死因,是無奈被捲入吳太子孫和、魯王孫霸的“兩宮之爭”,最後被孫權訓斥,激憤而死。深層原因,則是吳國先天不足、後天畸形的政治環境導致的。

三國時期,吳國是最為複雜的一國,亂世下的種種政治、文化矛盾,在吳國一併體現。

陸遜之死,是吳國政治環境的一個縮影。

先襲關羽,再破劉備,東吳護國名將,為何結局是被孫權逼死?

一。吳郡孫氏與陸氏的恩怨

孫氏的發跡始於孫堅。可能很多人都以為,孫家和陸家是到了孫策時期才有接觸。其實不然,據《三國志 裴注版 吳錄》記載,在孫堅任長沙太守的時候,冒著跨境舉兵被問罪的風險,救援了時任

豫章郡宜春長官的

陸康從子。可以說,孫堅是對陸家有恩情的。

吳錄曰:是時廬江太守陸康從子作宜春長,為賊所攻,遣使求救於堅。堅整嚴救之。主簿進諫,堅答曰:“太守無文德,以征伐為功,越界攻討,以全異國。以此獲罪,何愧海內乎?”乃進兵往救,賊聞而走。

孫堅是“袁術系”的將領。後來,他在攻打黃祖的時候戰死,部曲在其侄孫賁帶領下投奔了袁術。後孫堅長子孫策投入袁術麾下,領孫堅以前的兵馬。袁術想攻略徐州,向時任廬江太守的陸康借糧。陸康是典型的東漢名士,在他的心中,袁術就是個叛逆。所以,陸康不借,並積極備戰。袁術大怒,派孫策攻打廬江郡。按道理,孫堅曾有恩於陸家,但是有一次孫策拜見陸康的時候,陸康不知出於何種原因沒有接見,可能從心底看不起門第低的孫氏,只讓主簿接待孫策。孫策覺得受到了怠慢,史載“策嘗銜恨”。孫策打廬江用了兩年時間,戰鬥很慘烈,城破後,陸康病死,陸氏宗族損失大半。陸氏與孫氏從此結怨。

二。東吳政治的“先天不足”:門第卑微,難以服眾

自董卓以來,天下大亂,

攻殺朝廷委派的郡守、刺史是常有的事。孫堅當年討伐董卓,從長沙郡起兵,就先後攻殺了荊州刺史王叡、南陽太守張諮。

時天下群雄,“袁術系”可以說是一大派系,實力雄厚。

袁術四處攻城略地,

實際控制一郡以後,就會利用自身的影響力,向朝廷表奏自己袁術系的故舊為太守,替自己統治。如果朝廷不同意,乾脆就自己任命為太守。所以,當時很多州都出現了多個刺史,很多郡出現了多個太守。他們有的是袁紹表奏的,有的是袁術表奏的,有的是朝廷任命的。巔峰時期的袁術確實是天下數一數二的勢力,這也是他後來膨脹自立為帝的原因。

先襲關羽,再破劉備,東吳護國名將,為何結局是被孫權逼死?

孫策與袁術之間也有矛盾。在袁術拼命擴張的過程中,孫策鞍前馬後,出力頗多。最初,袁術許諾表孫策為九江太守,結果用了丹楊人陳紀。攻打廬江郡陸康時,袁術對孫策說:“前錯用陳紀,每恨本意不遂。今若得康,廬江真卿有也。”結果攻下廬江,袁術任命其故吏劉勳為太守,孫策大為失望,有了脫離袁術的想法。當時,朝廷任命宗室劉繇為揚州刺史,揚州舊治所在壽春,但是已經被袁術佔據。袁術故技重施,自命琅邪人惠衢為揚州刺史,與劉繇爭奪揚州。孫策舅舅吳景當時是袁術的督軍中郎將,與孫策堂兄孫賁一起領兵攻略揚州,結果連年不克。孫策於是主動請纓,幫助吳景平定了江東。此時名義上,孫策攻下的江東都是袁術系的地盤。

先襲關羽,再破劉備,東吳護國名將,為何結局是被孫權逼死?

孫策攻下江東後,也學起了袁術那套,自領會稽太守,任命吳景為丹楊太守,孫賁為豫章太守。從豫章郡分出廬陵郡,以孫賁弟弟孫輔為廬陵太守,朱治為吳郡太守。袁術僭越自立為帝后,孫策同袁術徹底絕交,自此走上了獨立之路。這時候,吳郡孫氏的先天不足就體現出來了:門第卑微,難以服眾。

東漢,以儒家經史學問入仕。通過幾代人的傳承與努力,就會形成一些累世公卿、儒學傳家的大家族,被稱為“世家”。像弘農楊氏(楊修)、滎陽鄭氏(鄭渾)、汝南袁氏(袁紹袁術)這種都有家傳的儒學。無論在中央還是地方,這些家族都頗具實力,關係盤根錯節,

一方之大族,被

百姓所敬仰

。漢末舉察制盛行,民間又好清評。一旦獲得好的名聲,就有大機率被舉察、出仕,官位、財富隨之而來。出身寒門,則努力想透過這種方式成為士族,而本就是士族的大族,則互相聯姻,彼此關照。像吳郡陸氏,三國志記載,世江東大族。當時,江東有“顧、陸、朱、張”四大姓,彼為姻親之好。而吳郡孫氏,《三國志 裴注 吳書》只記載,堅世仕吳。這種寒門,在地方上本就被輕視,驟然統治江東,根本得不到本地高門的青睞。孫策又是引兵強行佔據江東,這在這些地方儒學大族、書香門第看來,即使與袁術決裂了,也是叛逆的行為,為人不恥。袁術有人追隨,是靠著袁家的地位以及個人本就為漢後將軍,地位尊崇。

孫策

雖被曹操表為討逆將軍、吳侯,但其

家世、威望、年齡均不足以撫江東。

孫策御江東,是以武力強鎮江東,與大族關係極為不睦。如果殺前吳郡太守許貢,是因為許貢在背後捅孫策刀子,非殺不可,那麼殺江東名士高貸就完全是因為孫策忌憚本土士族。據《三國志 裴注 吳錄》記載,孫策想與高岱討論左傳,結果有人故意對高貸說孫策厭惡強過自己的人,導致高岱在討論的時候過於謙虛,被孫策認為是輕慢自己而抓了起來。本不致死,結果很多江東人為高貸求情,孫策沒想到他有如此影響力,就殺他以震懾江東士族。可見,強如孫策,內心上都因為孫家門第低而感到自卑,展現了玻璃心的一面。孫策掌權之時,多任用淮泗將領及之前的舊人,像張紘這樣的揚州本土人士極少(張紘後來還去了許都,孫權時期才回來)。

孫策26歲遭前吳郡太守許貢的門客刺殺意外身亡,孫權繼位,從其面臨的窘迫就可以看出,孫策在江東的統治有多不穩固。三國志記載,孫權執權後,只控制會稽、吳郡、丹楊、豫章、廬陵五郡,而且還沒有完全控制。東漢政壇有特殊的“二元君主觀”,即只要被郡守徵辟過的幕僚,一般都會對郡守“以君視之”,漢末幕僚為郡守守喪的記錄比比皆是。

由於孫氏在江東統治時間過短,士人英豪對孫氏並沒有君臣之誼,離去的甚多。江表傳記載,孫策羈縻統治廬江,表李術為太守。結果孫策死後,李術並不承認孫權的統治。這些都說明,孫吳政權先天不足,根基極弱。

三國志 吳主傳:是時惟有會稽、吳郡、丹楊、豫章、廬陵,然深險之地猶未盡從,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賓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為意,未有君臣之固。

江表傳:初策表用李術為廬江太守,策亡之後,術不肯事權,而多納其亡叛。權移書求索,術報曰:“有德見歸,無德見叛,不應復還。”

三。後天政治畸形:兩宮並立,陸遜之死

孫權能順利度過接班後的動盪期,完全依賴張昭、周瑜這一文一武的鼎立輔佐。張昭本就為徐州名士,素來與江東本土士族交好,在其輔政期間,孫權幕府開始大量徵辟本土士族。

陸遜就是在這期間被孫家徵辟的,時年二十一歲。陸遜長陸康子陸

績幾歲,為陸家的綱紀門戶,實際掌門人。孫權以孫策女嫁於陸遜,標緻著孫氏和本土大族行聯姻親之好,開始和解。

雖然如此,孫權依舊繼承了孫策對本土士人影響力的忌憚,在徵召本土士族的同時,幕府也大量徵召流亡北人、以及本土寒門庶族,並且對流亡北人、寒門庶族更為重用,用以壓制士族。

當時在江東人才的組成,主要是流亡北人、本土士族、孫策淮泗舊臣。上文已述,孫策死後,曹操以許都天子名義徵召士人才俊,流亡北人有大量應徵北歸的,故流亡北人在東吳本就屬少數派,用少數派壓制多數本土派,實為上策。但流亡北士,甚至淮泗舊臣,也並不讓孫權放心。典型例子就是肱股之臣,張昭。孫權第一次對張昭失望應該是在建安七年,曹操要求孫權送世子為人質,張昭默許。而建安十三年,面對曹操大軍,張昭和大部分江東士人更是主張投降,令孫權大失所望。細品張昭的人生履歷,就可以揣測張昭心裡。張昭類似於曹操的荀彧,是儒學世家出身,在心中以匡扶漢室為己任,委身於孫氏軍閥本為

避難江東,

不得已而為之。所以,遇到名義上代表漢朝的曹操,張昭心中的第一選擇自然是投降。

所以,孫權面臨的東吳政壇是極其複雜的。一方面,要靠外地人打壓本地大族,另一方面還要用本地大族制約外地人,可謂步步驚心。縱觀三國,“士庶之爭”、“本土與外人之爭”這種東漢至隋唐鮮明的富有時代感的政治矛盾,在吳國是最嚴重的,遠勝魏蜀。

而隨著淮泗舊臣漸漸故去,尤其是周瑜、魯肅、呂蒙的相繼離世,淮泗舊臣已經不足以撐起整個孫吳政權。重用江東本地士族,走“本土化”建國路線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孫吳政權的無奈。吳國本土化建國,以陸遜為上大將軍,顧雍為吳國首任丞相為標緻。“顧、陸、朱、張”四大姓備受重用,另外還有如全琮這樣的本土士族。

三國乃亂世,故將領多有私人部曲。“世兵制”這種軍制,魏蜀吳三國皆有,但只有吳國是普遍存在的一種軍制。世兵,近似為武將的私軍,可世襲。尤其是大族掌握軍權後,多次利用平盜賊、滅山越的過程中擴充私軍。像陸遜,就是利用這樣的機會重建了陸氏私軍。也正因為如此,吳國出現了像“西陵步氏”這樣步騭、步協、步闡兩代三人世襲“西陵督”的情況,因為西陵軍隊就是步氏私軍,是可以繼承的。所以,這種混亂的軍制,一方面導致了吳軍時高時低的迷之戰鬥力,一方面也加劇了政壇的爭鬥,這也是孫權為政的有意為之,對臣下分化瓦解。陸遜,就一直處在這樣的政治漩渦中。

陸遜自年輕時入幕,就備受孫權賞識。自陸遜助呂蒙襲取荊州、夷陵大破劉備後,陸遜就手握重兵,屯駐武昌,直至官至上大將軍,位高三公,江東陸氏復興。但在孫權晚期,孫吳政權相對穩定之後,開始著手打壓重臣,最著名的就是任用呂壹,監察百官,實為特務統治。呂壹倒不只針對江東本土大族,但其危害之大,已經到了陸遜言之落淚的地步。呂壹倒臺後,被其整治的人全部平反,孫權打壓重臣的目的沒有實現,於是精心炮製了孫權晚年最大的政治案,“兩宮案”。

先襲關羽,再破劉備,東吳護國名將,為何結局是被孫權逼死?

孫權立孫和為太子,又立孫霸為魯王,並且異常寵幸,讓孫霸產生了非分之想。之前說過,吳國政壇本就複雜矛盾重重,孫權以二子為誘餌,更加加劇了這種畸形政治。和霸二人在禮儀上並沒有嚴格的區別,雖然後來各自立宮,

但又各自徵辟幕僚輔佐,人為造成了大臣的站隊分裂。雖然,

在赤烏七年,孫權斥責二人,令二人不要與朝臣交往,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孫權意圖分化打壓大臣之心昭然若揭。當時明確支援魯王孫霸的,主要是重臣步騭、呂岱、全琮、呂據、孫弘和楊竺。而支援太子孫和的,主要是顧譚、陸胤(陸遜族子)、張休(張昭之子)、朱據、張純、諸葛恪、吾粲(太子太傅)等。可見,江東士族、流亡北士的後代紛紛站隊,開啟大混戰,其中四姓“顧、陸、朱、張”都是支援太子孫和的。

此時陸遜接任顧雍為丞相,自此出將入相,被捲入了“二宮之爭”。

陸遜本來是被指定輔佐先太子孫登的。孫登喜好儒學,與江東士族交好,又在淮泗舊臣、流亡北士中素有賢明。可以說,是理想的接班人。但是,孫登早逝,陸遜身份敏感,並不想明顯的支援孫和或者孫霸。三國志記載,當時二宮並立,內外大臣世家子弟爭相送入二宮侍奉太子和魯王。而陸遜此時異常謹慎,並不送陸家子弟進宮。吳郡全氏掌門人全琮之子全寄依附魯王,陸遜還寫信勸告全琮,讓他不要捲入兩宮爭鬥,並且以西漢漢武帝心腹“金日磾殺子”的故事來勸說全琮。這些都說明,陸遜本身不想捲入這場爭鬥。

三國志 陸遜傳:先是,二宮並闕,中外職司,多遣子弟給侍。全琮報遜,遜以為子弟苟有才,不憂不用,不宜私出以要榮利;若其不佳,終為取禍。且聞二宮勢敵,必有彼此,此古人之厚忌也。琮子寄,果阿附魯王,輕為交構。遜書與琮曰:“卿不師日磾,而宿留阿寄,終為足下門戶致禍矣。”琮既不納,更以致隙。及太子有不安之議,遜上疏陳:“太子正統,宜有盤石之固,魯王藩臣,當使寵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獲安。謹叩頭流血以聞。”書三四上,及求詣都,欲口論適庶之分,以匡得失。既不聽許,而遜外生顧譚、顧承、姚信,並以親附太子,枉見流徙。太子太傅吾粲坐數與遜交書,下獄死。權累遣中使責讓遜,遜憤恚致卒,時年六十三,家無餘財。

結果,當時魯王黨的楊竺和全琮經常在孫權面前進讒言,想更立太子。太子孫和沒有辦法,讓陸遜族子陸胤、太子太傅吾粲請求陸遜上疏表諫。陸遜於是幾次上書,陳述嫡庶之分。當時陸遜已經年過六十,作為陸氏掌門人,已經到了不得不站隊的地步。吳四姓均為太子黨,其中顧譚是陸遜外甥,陸胤是陸遜族子。身為陸氏掌門人,已經不可能獨善其身了。經此上書,陸遜坐實了太子黨的身份。很快,太子孫和被軟禁廢黜,太子黨顧譚、顧承、姚信被流放,太子太傅吾粲被處死。孫權多次派使者去責罵陸遜,已經六十三歲的陸遜,本就身心疲憊,一氣之下死了,史載“憤恚致卒”。

而孫權又將孫霸賜死,將魯王系大臣打壓了一遍,最後立幼子孫亮為太子。讓我們簡單梳理一下,“兩宮案”中主要太子黨和魯王黨的結局:

主要太子黨:

(1)陸遜,吳四姓,激憤而亡。族子陸胤,下獄後獲釋。(2)顧譚,吳四姓,顧雍之孫,陸遜之外甥,流放。顧承,顧雍之孫,流放。

(3)朱據,吳四姓,處死。

(4)張純,吳四姓,處死。

(5)張休,彭城人,張昭之子,處死。(6)陳正,陳象,族誅,籍貫不明。(7)太子太傅

吾粲,吳郡本土,但為寒門,處死。(8)諸葛恪,

諸葛瑾子,

琅琊人,無事。(9)施績,丹楊人,無事。(10)滕胤,北海人,外戚,無事。

主要魯王黨:

(1)全琮,吳郡全氏,孫權女婿,外戚,無事。全寄,全琮子,處死。(2)吳安,吳郡人,吳景孫,孫權外甥,外戚,處死。

(3)孫奇,孫輔之孫,宗室,處死。

(4)楊竺,廣陵人,處死。

(5)

步騭,淮陰人,外戚,無事。(6)

呂據,汝南人,外戚,無事。(7)

呂岱,廣陵人,無事。

(8)孫弘,中書令,會稽人,無事。

由此可以看出,“兩宮之案”,江東本土大族處罰最重,其次為宗室、外戚中親近本土士族的,而其他流亡北士和外戚中,

除非像

吾粲、

楊竺這樣的兩黨核心成員,否則

處罰較輕。至此,“兩宮案”是孫權晚年一手導演的政治大案基本被史學界定性。經此大案,兩派江東強臣精英損失慘重,同歸於盡,為未來東吳滅亡埋下了伏筆。尤其是江東本土大族,依舊逃不過被孫氏猜忌的命運,被打壓的最慘。陸遜之死,只是孫吳畸形政治下的犧牲品而已。而孫權則“自認為”清除了潛在的“大族權臣”,為幼帝孫亮登基鋪平了道路。後世之君也不乏效仿者,唐太宗李世民就一手導演了李承乾、李泰爭鬥,最後立李治為太子,是為唐朝版的兩宮之案。其手法,與孫權如出一轍。

先襲關羽,再破劉備,東吳護國名將,為何結局是被孫權逼死?寒鯤2017-10-11 10:52:04

陸遜家族與孫氏政權的關係其實相當複雜,絕不僅僅是一次取荊州爭奪的默契配合就能完全代表了的,何況孫權統治時期長達半個世紀,政治環境屢屢變化

。所以,看待陸遜與孫權的關係萬萬不可僅僅用單純的君臣知遇關係來看待。

公元194年,盤踞兩淮的袁術想要進一步控制江東,在跨江之前,治所位於如今廬江縣附近的廬江郡便成為一個不得不攻克的要衝,而廬江郡太守正是陸遜幼年喪父後的撫養人祖父陸康,而袁術所派出的南下部隊正是日後席捲江東的孫權之兄孫策。孫策軍足足包圍了陸康兩年,方才攻克廬江郡城。

圍城之時,陸康宗族因疫病、缺糧、戰歿而死傷過半,年逾古稀的陸康本人也在城破後病逝。所以,陸康之子陸績、陸康之孫陸遜因為家仇,在孫策在世時都未加入到孫氏政權之中

,直到孫策去世後兩三年間才應了孫權幕府的徵辟。

即便是在孫權統治早期(公元200年-216年間),在漢末便開始成為吳郡大姓之一的陸氏,也沒有得到與其家族勢力相符的政治地位。陸績雖然博學多才,但並未執掌軍政大事,且英年早逝,只是名氣比較大;陸遜則在赤壁之戰後才在討山越的過程中嶄露頭角,受到孫權的賞識,從而有機會在夷陵之戰中博取高位。

孫權稱王稱帝前後(217年-229年間),早年間跟隨孫堅孫策創業的武人都已先後凋零(周瑜、魯肅、程普),剩下的也都是些個雖有將帥之才卻難當都督大任之人(韓當、黃蓋),唯一一個經由周瑜與孫權培養起來的武人呂蒙還被流行江淮的疫病困擾。所以在魯肅死後的東吳,其實面臨著一個嚴重的高層人才短缺危機,使得孫權不得不考慮擴大統治基礎,從吳郡大姓中尋找精英,陸遜便是在這種情形下獲得孫權器重,並主政荊州的。

然而,

當孫權的偏霸帝位穩定之後,便對吳郡大姓猜忌了起來

,重用呂壹等人做中書典校郎,監察百官,尤其是針對顧陸朱張四大吳姓,以近乎特務統治的方式加強皇帝集權。以至於陸遜、諸葛瑾等一干創業重臣在呂壹擅權之時,都不敢再向孫權建言,君臣關係全無當年的知遇溫情。公元241年,隨著太子孫登的英年早逝,孫權立孫和為太子,又對魯王孫霸有傾向性極強的偏愛,造成了一批有野心上位的朝臣站隊魯王孫霸與南宮太子抗衡的黨爭局面。

在公元244年出將入相、回到建康的陸遜一開始是持中立態度的,後來實在看不下去孫權對孫霸的偏愛,這才在族子陸胤的勸說下以嫡庶之論上書力保太子孫和。孫權此時相當偏愛孫霸,且猜忌心極強,所以多次派遣使者責問陸遜,以至於最終使得陸遜氣憤而亡。

當然,孫權的數次責問本身其實並不足以逼死陸遜,孫權本人也未必就有逼死陸遜的動機,

真正逼死陸遜的還有呂壹擅權以來積累下來的君臣隔閡,以及孫權猜忌吳郡大姓的私心。再加上陸遜此時的年齡已近古稀,實在是受不起這種折騰,這才氣憤而亡。

先襲關羽,再破劉備,東吳護國名將,為何結局是被孫權逼死?且行且聽風2021-05-24 11:46:38

題主說的是東吳的陸遜,其實陸遜的功勞還遠不止此,其在東吳位極丞相,但也難逃“功高震主”的厄運,最後被孫權逼死,其實在功高震主的原因之外,還有更深刻的一層原因,那就是陸遜是孫權哥哥孫策的女婿,而從法理上來說,孫策的兒子同樣具有繼承權。以下將梳理陸遜的人物生平,並揭開其被逼死的諸多原因。

陸遜其人,不是書生,而是大將

受《三國演義》的影響,陸遜很多時候被人認為是書生,其實其不是書生,而是大將,早在建安二十一年,陸遜就因功被封為校尉,

“鄱陽賊帥尤突作亂,復往討之,拜定威校尉,軍屯利浦。” (《三國志·吳書·陸遜傳》)

後來在建安二十四年,又被封為將軍。

先襲關羽,再破劉備,東吳護國名將,為何結局是被孫權逼死?

陸遜

“權乃潛軍而上,使遜與呂蒙為前部,至即克公安、南郡。遜徑進,領宜都太守,拜撫邊將軍,封華亭侯。” (《三國志·吳書·陸遜傳》)。

而陸遜在後來的荊州戰役中,作為呂蒙的副手,取得了荊州戰役的全面勝利,並俘虜殺害了劉備集團的大將關羽,隨後在與劉備的夷陵之戰中,陸遜更是作為主帥,拜大都督、假節,督軍五萬西陵拒劉備。而陸遜也達到了歷史的高光時刻。

除此之外,在魏國與吳國的石亭之戰中,陸遜又一次作為吳軍主帥,大破曹軍,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東吳大將,而其戰功可以說是媲美周瑜,遠超魯肅和呂蒙。

陸遜政治生涯高光,也為自己埋下禍根

陸遜不僅是優秀的軍事家,而且其出身名門望族,根據《三國志》記載,陸遜是江東世家大族。

“陸遜字伯言,吳郡吳人也。本名議,世江東大族。”(《三國志·吳書·陸遜傳》)。

在東漢末年,世族掌握地方勢力,對於江東地區,就有顧陸朱張四大家族,而陸遜便是其中之一,在孫氏集團初期,其預想透過武力征服,最後以孫策被刺殺被結束,隨後孫權開始調整策略,拉攏重用江東世家大族,諸如顧雍、張昭、陸遜等等都是被拉攏物件。

先襲關羽,再破劉備,東吳護國名將,為何結局是被孫權逼死?

東吳文臣

除卻江東世家大族之外,陸遜還曾擔任東吳的丞相,赤烏七年(公元244年),陸遜代顧雍為丞相。三國時期的丞相權力極大,參見曹操和諸葛亮即可,而此時陸遜權力達到頂峰,不僅擔任丞相,而且“其州牧都護領武昌事如故” (《三國志·吳書·陸遜傳》)。可謂軍事、政務、地位都位極人臣,而這也為陸遜埋下了深深的禍根。

孫權猜忌,陸遜被逼而死

作為臣子,身份地位達到一定程度,就會被皇上猜忌,孫權更是出了名的猜忌,因此,在孫權的太子與魯王之爭時,陸遜作為丞相,以東吳的社稷為重,堅決站隊太子,並上書。

“及太子有不安之議,遜上疏陳:“太子正統,宜有盤石之固,魯王籓臣,當使寵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獲安。謹叩頭流血以聞。” (《三國志·吳書·陸遜傳》)。

然而就是這次上書,給了孫權以口實,本來就忌憚陸遜的孫權趁機進行了打擊。

先襲關羽,再破劉備,東吳護國名將,為何結局是被孫權逼死?

晚年猜忌的孫權

“權累遣中使責讓遜,遜憤恚致卒,時年六十三。” (《三國志·吳書·陸遜傳》)。

面對孫權的猜忌打擊,陸遜再明白不過,最終鬱鬱而終。

陸遜逼死的原因

陸遜被逼死的的原因大多被認為是功高震主,孫權多猜忌,而且陸遜在皇位繼承人的問題上表明態度,這是一個敏感話題,而陸遜也因為此被孫權逼死。

其實除此之外,陸遜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孫權哥哥孫策的女婿,作為法理上來說,孫權從哥哥孫策手中拿走了基業,那麼孫策的兒子也有繼承權,同樣的可以參考司馬懿家族,司馬昭就一度想要把權力傳遞給司馬師的兒子司馬攸,而且許多官員也有這樣的思想。作為猜忌心極重的孫權,不可能不意識到該問題,作為處理,孫權追封自己的父親為皇帝,但是隻追封自己的哥哥孫策為王,而對於孫策的兒子,自己的親侄子孫紹,孫權乾脆就不封王,僅僅封為上虞侯,可以說極不地道,而作為孫紹的姐夫,陸遜如果不被除掉,那麼有可能就會上演逼宮,擁立孫紹繼位,這是孫權不能接受的,於是由於陸遜的政治地位、特殊身份,其也必須死去。

先襲關羽,再破劉備,東吳護國名將,為何結局是被孫權逼死?萬事之始2020-07-15 19:29:33

在東吳的將帥系列中,偷襲荊州,殺死關羽的是呂蒙;破劉備的是陸遜,雖然在偷襲荊州時,陸遜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還是以呂蒙為主打的。

呂蒙早就有病在身,在偷襲荊州,殺死關羽後,劇烈的戰事已經嚴重透支了他的體能,他也終於完成了畢生的願望,在鬆了一口氣之後,舊病復發,終於不治而亡。

我們不要受歷史虛無主義陰謀論的影響,把呂蒙之死按在孫權頭上!因此,呂蒙之死是自然死亡,並不是被孫權逼死的。

可是繼任的陸遜卻是真正被孫權逼死的。

其實,也不是孫權要逼死他,而是世家大族的利益逼死了他。

先襲關羽,再破劉備,東吳護國名將,為何結局是被孫權逼死?

東吳快速興起的原因

陸遜家族是江東世家大族,所謂是朱張顧陸是也。孫氏起於江東,如果僅靠孫堅和孫策二人的武勇,是無論如何也實現不了佔據江東的目標的。因此,團結江東士族,依靠他們的力量來為自己效力,才是孫策在江東站穩腳跟的關鍵。

後漢三國時期,黃巾之亂已經波及到了全國,江東之地也未能倖免。為了自保,江東世家大族紛紛武裝起來,建立私兵部曲,如果能夠爭取到他們的支援,孫氏家族就可以在一夜間有兵有糧。

正是在這個政策的指導下,大家世族的代表如周瑜、魯肅、張昭、張閎、顧雍、步騭等彙集在了孫策身邊,吳郡最有勢力的陸氏(陸遜)、張氏(張溫)也和孫策保持了良好的合作關係,無形中促進了南方的世族對孫策的認可。

先襲關羽,再破劉備,東吳護國名將,為何結局是被孫權逼死?

東吳快速興起的代價

但是,孫氏付出的代價也並不小,以孫策為例,他雖然獲得了世家大族們的支援,但也許諾了這些世家大族世掌兵權的條件。也就是說,這些世家大族們的私兵部曲是可以世代傳承的,這和曹魏與蜀漢的軍隊編成截然不同。

能夠世掌兵權,就意味著他們的利益可以世代傳承下去,正是在這個利益的驅動下,江東世家大族紛紛投靠孫策,孫策也依靠他們打下了江東地盤。

但是,這個策略卻有著極大的隱患,那就是如果當孫氏家族滿足不了這些世家大族們的利益需求後,這些手握重兵的世家大族就會反叛。

孫策是個武人,在處理這些問題上不如孫權,這也是孫策在臨終前說過的那樣:

“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當然了,這種制度也有其好處,那就是孫吳政權不養兵,軍隊的徵集、訓練和後勤補給皆由將帥們自己完成,這倒不是說孫權沒有兵,而是把兵權下放到世家大族手中,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孫氏與士大夫們共治天下的局面。

先襲關羽,再破劉備,東吳護國名將,為何結局是被孫權逼死?

孫權如何化解世襲兵權制度

世襲兵權這種制度在創業時期是可以用的,到了國家穩定的時候,這種局面就必須要改變。但是,如果強行改變這個制度,勢必要引起內部的不滿和動盪,因此,孫權開始扶植出身普通士族和平民出身的將領。

自魯肅死後,孫權開始大力扶植如呂蒙、甘寧、淩統、周泰這樣的草根出身的將軍,他們都是起於卒伍,被孫權委以重任的。孫權既然無法在短期內削弱那些世家大族們的權勢,那就扶植這些沒有家族背景的將軍們來與他們抗衡,同時,也給予了他們世襲領兵的權力。

從此之後,孫吳政權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孫權利用南方大家世族的支援,逐步奠定了立國的基礎。俗話說的好,水漲船高。在東吳快速擴張的時期,這些世家大族也沒有閒著,他們充分利用世襲的兵權,不斷擴大自己的實力,每一家都擁有部曲幾萬乃至於十幾萬,並且世鎮防區,儼然一方諸侯,漸成尾大不掉之勢。

先襲關羽,再破劉備,東吳護國名將,為何結局是被孫權逼死?

總結

公元229年,孫權稱帝。之前的從龍老臣已所剩無幾。陸遜自荊州之戰嶄露頭角後,又於夷陵大敗劉備,成為孫吳自周瑜、魯肅、呂蒙之後崛起的名將,在實質上已經成為東吳世家大族們的代表人物。

如果陸遜能夠見機得早,及早放棄世襲兵權的權力,化解孫權心中的猜忌,自可長保祿位。可是,世家大族們最在意的並不是由誰擔任領導,而是哪位領導能夠給他們家族帶來最大的利益。陸遜手握兵權,又出將入相,還涉嫌干涉東吳皇位的繼承人之爭,那自然是要被打壓的物件。

因此,陸遜由過去孫權對他的言聽計從,變成了數次直諫不被接受,最終憤恚而卒。其實,不是孫權要逼死他,而是世家大族的利益逼死了他。

先襲關羽,再破劉備,東吳護國名將,為何結局是被孫權逼死?

先襲關羽,再破劉備,東吳護國名將,為何結局是被孫權逼死?悠悠小熙2017-10-08 10:06:00

古人政治博大精深,在三國時期都是萬不得已,孫權也不忍心,都是互相利用,不殺孫權劉備會和東吳死糾纏,所以雙方都有各自算盤,犧牲一人成就萬人。

先襲關羽,再破劉備,東吳護國名將,為何結局是被孫權逼死?流浪漢之舞2018-02-23 22:50:41

陸遜,在三國時期,還是一個相當牛逼的人,在當時,也是比間諸葛亮司馬懿等公認的治國能臣,不過在後期,卻是下場慘淡。在擊退劉備後,魏蜀吳三國陷入了相互制衡的局面,暫時進去了一個平靜期。而這時,對權力的渴望,讓實際沒有對軍隊有直接管制能力的孫權對吳國大都督陸遜產生了敵意,也就造成了陸遜的慘淡局面。

先襲關羽,再破劉備,東吳護國名將,為何結局是被孫權逼死?我入奇途2020-07-04 10:49:46

說實話,東吳的幾任大都督都算是英年早逝,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已經算是個大大的例外了,在位二十年。

但就是這二十年,手握大權,才讓他最後捲入了太子之爭,被主公猜疑。

晚年的孫權,依然不肯退位,對權利的掌握讓他疑心加重,懷疑兒子懷疑大臣。臨死臨死還要在帶走幾個人,埋下了覆滅的種子。

一個疑神疑鬼的主公,一個手握大權的臣子,無非兩種結果:逆襲上位,奪權身死。

先襲關羽,再破劉備,東吳護國名將,為何結局是被孫權逼死?一見鍾晴留不住2020-07-04 21:39:03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就是這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