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資源整合最大化?李悝2018-07-18 19:13:50

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工作中,大家常常把資源理解為,有形物資條件較為普遍,有錢、有物質,有產業,有場地、有規模,有人才、有組織、有團隊,看得見、摸得著的事物件大家都能夠理解,當真資源的內涵就如此呢?資源的深層次解讀和資源的再生源,又當是如何呢?

實則,資源是一廣泛的詞彙,古今中外,有了人類開始,甚至所有的物種,只要充滿慾望,便多為資源的佔有和所得而為,戰爭的形式又是多種多樣,從矇昧時代就開始了硬戰爭,透過多種層次組織和梯隊建設,作為資源掠奪手段,無論是華夏五千年所有朝代歷史更替,還是近代的一次大戰、二次大戰,進入21世紀發生的“海灣戰爭”無不是為了資源的掌控而採取硬戰爭策略和手段

然而,大多數的對軟戰爭控制力確研究和理解較少,而此種手段從古至今對資源掠奪,程度上確甚至比硬戰爭策略有過之而無不足;透過政治手段解決爭端,平息事務,掌握資源的案例不勝列舉,好比是“當下六方會談模式“典型例證。對於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個階段來講,無論是國際環境事務,還是商務組織追求發展中,也或是透過自身努力和團隊協調等方式,在當代人類的情感和體驗中,市場化發展到一個層次,同質化嚴重基礎上,軟性策略都將在更深層次資源操作和營運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這叫軟性管理決定未來的經營內涵。

所謂,識道則可用道,瞭解規律,當知道可為與可不為,這也叫“因勢利導”

明確資源和資源運用真正內涵所在,我們作重談到軟資源的認識、理解和運用的道理。

自古閱今總結,無形資源是所有資源闊展的源泉,無形資源的開發是無窮無盡的,無形資源的總結為,智慧資源、創造資源,再組合資源和經驗資源,這幾大類,無形資源總是代代相傳,智慧是進化的。

無形資源皆是人類在發展過程中,所有經驗和技能及知識傳承基礎上產物,這就形成了如何在人類、種群及個體綜合認知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價值觀念基礎上有的放矢、在積累基礎上,透過文化的深度,經營的內涵,人性的認識,有機的組織和策略運用和組合,形成強大的力量,是軟戰爭與硬戰爭的本質區別,也是無形管理和有形掠奪差異,也是有形資源在一定層次上,是無形資源的載體緣故,無形資源也是有形資源延伸源泉,兩者是相互相存,是互補關聯。

當今,在商務經營活動中,企業及組織若不能有機的透過建設和打造一定得無形資產來帶動有形資產的拓展,則發展和生存的現狀堪憂,因顧客在產品眾多,同質化十分嚴重,社會生產力嚴重供過於求的情境下,消費者不僅僅是消費本身,而是需要更多的價值和附加價值體驗消費時代,在經濟環境逐漸改善和消費品位升級的條件下,企業若欲在現在和將來擁有更多的資源,就需要在軟性資源整合上做文章,避免太直接的資源整合模式的老路子。

大多數的中小型企業堪憂,一方面在生存線上掙扎,一方面是軟性經營和整合力奇差,就其根本原因,主要還是本身的市場領會和實際對消費者心理需求掌握不足,一定程度上,本身積累也有了很大的限制使然,這幾年我們給一些中小型企業諮詢,發現一個事實是,幾乎80%以上的業主無論先前自身境況如何,有一個共同點是,不約而同幾乎都是讀過MBA以後開始向外部採購諮詢的,研究發現,深層原委還是,MBA的系統性和結構化知識拓展,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業主的經營格局和視野,這在一定程度上讓業主認識到了諮詢的工具,顧問的價值,和本身作為第三方特殊之處。

顧問本身的智慧和工具運用,以及身不涉其中沒有利益衝突,等先天因素決定了,企業團隊的認識和理解,這在一定程度上合適的角色鑑定及合適的操作方法,對於企業多年的沉積和瓶頸就起到了解決和緩衝的效應,當然,前提條件是業主本身的支援力度和變革決心也是比較關鍵作用的。

企業發展中有兩大無形資源損耗十分嚴重,一是不善於由內而外的環境經營,也或者說企業必備的文化建設,尤其是大多數中小企業粗框式管理,讓企業資源流失嚴重,缺乏軟性導致組織氛圍格格不入,員工沒歸宿感,骨幹成員流失嚴重,留下員工即使工作也會因為內心缺乏平衡感,有意識和無意識的造成損耗和廢品的增加,一定程度上都將形成惡性經營環境。

我們研究發現,中國企業、尤其中小企業的員工離開原單位以後,有很大比例成員會言及原單位,且幾乎95%以上會不滿意,這一定程度上除了中國職業化的程度有待改善之外,企業需要在軟性管理上下功夫也勢在必行,應更多透過無形資源力量來平衡日常管理實務,就近富士康員工的十四跳,已經給所有企業敲響了警鐘,現代人對環境和精神生活、工作條件的要求,已經在一個層次上。

我們從事營銷諮詢多年,每每與許多中小型企業談及諮詢,甚至大部分並未意識到,軟性操作和過程的有機運營對結果的重要性,更多是急功近利的思想在作祟,很多希望能夠在近期提高業績,增長利潤為諮詢的基點,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中小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的現狀,也無可厚非,同時應看到市場的真正競爭力,才是中小企業發展擺脫困境應作手建設的本質。

筆者認為,中小型企業主,要明確企業的本質和應有的使命是第一步,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和特點,建立具有自身核心力發展元素,形成自身經營環境,消除企業只有做大做強以後才有文化及理念的價值觀念;多年的研究發現,一定是企業具備了做大做強的條件以後,才可能做大做強的,否則永遠都是在小格局的環境中掙扎不止,這是發展的事實。

我們談及資源的理解就要談及資源的擴充套件,在一些文章中談到企業、組織的經營力總是由內而外經營展現的,換言之,企業無安內,則無法有效地攘外,說白了,企業發展的本質就是先要經營好自己的員工,塑造一片祥和環境,讓員工的智慧和技能得到最大化的運用,讓潛能得到深度的開發,也只能做到這樣的條件,才可能做到儘可能少浪費或者不浪費資源。

我們研究發現,企業在三種資源上浪費最大,一是時間資源,二是空間資源,三是由於時間和空間因素造成的人力資源最大浪費。

有效時間之內效益和效率,這需要企業在管理和營銷基礎上更深入挖掘,提高產出比;空間距離的調節也是資源最大損耗之一,有人與人之間思想空間的距離,也有物與物之間達成比例,空間的關係力,都是資源的再生力量發展的侷限。

最大的損耗還是由於時間和空間的關係造成的人力資源的損失,我們談到這點,首先是在人的內在和外在需求滿足的基礎上談到,人的平衡需要“物質、環境和精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層次,人複雜思想和慾望又是各不相同、千差萬別的,因此絕對滿足則較難,三者兼顧平衡卻可以做到。

每與企業談及發展,無不談及人平衡,我們總是建議三者搭配,尤其中小企業本身物質條件不充裕基礎上,若不能有效的透過環境和精神激勵,則很難獲得更大的突破,恰恰中小型企業的管理方式較為粗框,要突圍,就要改善,不是做不做得到的問題,而是必須做到的問題,除非是隨波逐流。

中小型企業的優勢在於,具有船小掉頭快的特點,對於一部分中小型企業來講,由於文化基因尚未定型,重塑和再造的成功率反倒較高;這也是資源整合的優勢環境之一,若能夠建立具有自身核心力,即,具有自身特點的價值鏈整合,及商業模式,就能夠在行業競爭中具有明顯的優勢,形成自身的模式,對於進一步整合行業資源、和對目標消費群的吸引都將起到積極地作用。

營銷、價值鏈及商業模式,是資源整合的高階,也就是企業構建品類,或者制定自身特點的遊戲規則代名詞,我們研究發現,無論是當今世界五百強還是國內中小型企業能夠獲得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找到了自己的商業模式,或者說盈利模式,也就是自己標準的制定者,無論是“快餐業的麥當勞和肯德基複製模式”還是“GE多元經營模式”也或是戴爾的直銷模式、還是英特爾的標準模式,國內近幾年快速發展“阿里巴巴BTOB模式,還是蒙牛模式,無論時間久遠否,都是透過自身設定的商業模式而獲得成功的,即使追隨者和跟隨者也是透過合適定位,擁有自身模式設定基礎上獲得成功的。

當然,要看到大多數的中小型企業還在價值鏈的低端掙扎。(ODM,、設計製造商,OBM、品牌製造商,OEM、生產製造商)中國作為生產製造大國的代名詞,這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中國企業的未來何去何從的問題,若無遠慮,必有近憂。

營銷的本質就是,資源的整合,營銷資源的整合,是內部的,也是外部的,可是,個人的,也是團隊的,是本企業的,也與外企業深度合作的,既可是本行業的,也可是外行業的,可以多行業的,商業競爭實際上就是,各種經濟體資源的再組合過程,而成敗的關鍵在於是否迎合了相應的硬性和軟性的規則,迎合了時勢潮流。

如何把資源整合最大化?呆瓜獨吟2019-05-10 18:57:48

資源包括人力,物力,財力,礦物等等任何事情都是息息相關,合理利用是關鍵,三言兩語說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