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人際吸引,試述人際吸引在人際關係中的作用?使用者36543812384979332019-08-21 02:55:28

人與人之間持喜歡的積極態度或喜愛情感。 在社會交往中,人們不僅相互感覺、相互認識,而且也形成一定的情感聯絡。這種情感聯絡集中表現在人際吸引上。人際吸引是在合群需要(見合群)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合群僅指願意與他人在一起的傾向,並不涉及是否喜歡他人,更不涉及對他人品質的評價積極與否。但合群是吸引的基礎。吸引的一般形式是喜歡或友誼,吸引的強烈形式是戀情或愛情。20世紀30年代,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莫雷諾,J。L。提出的測量群體內人際吸引和排斥的社會測量,可視為人際吸引的科學研究的開端。 更早一些,E。S。博加德斯提出的測量種族之間親疏關係的社會距離測量法(見態度測量)也與此有關。 過去的測量法主要是描繪群體內人際吸引和排斥的現實情況。當前的研究則側重於瞭解人際吸引產生的心理機制。喜歡或友誼人們在社會交往中接觸許多人,但是他們喜歡的、願與之建立友誼的卻是少數。 心理學家透過大量研究概括出這種現象的幾個重要原則:相似性原則相似性原則認為人們往往喜歡那些與自己相似的人。 這裡所說的相似性不是指客觀上的相似性,而是人們感知到的相似性。實際的相似性與感知到的相似性是有聯絡的,而且前者往往決定後者,但二者不是完全對應的。感知到的相似性包括信念、價值觀、態度和個性品質的相似性,外貌吸引力的相似性,年齡的相似性,以及社會地位的相似性等。許多研究表明,相似性與喜歡之間有直接聯絡。被試認為,他人越是與自己相似,便越是喜歡這個人。T。M。紐科姆的現場研究證明,在研究開始時那些在信念、價值觀和個性品質上相似的人,在研究結束時成了好朋友。婚姻介紹所的工作往往以雙方的相似性作為參考依據。但是,人們在早期交往中,信念、價值觀和個性品質的相似性往往顯示不出來,此時年齡、社會地位、外貌吸引力往往起著重要作用。隨著交往的加深,信念、價值觀、個性品質等因素的作用便突出出來,甚至超過其他因素。對相似性原則的一種解釋是,相似的人肯定了我們自己的信念,價值觀和個性品質,起著正強化作用,而不相似的信念、價值觀和個性品質起著負強化的作用。這種正負強化作用透過條件反射過程與具有這些特點的人聯絡起來,結果造成人們喜歡相似的人,不喜歡不相似的人。另一種解釋認為,相似性影響吸引是由於它提供了關於他人的資訊。人們通常重視自己的信念、價值觀和個性品質,所以擁有同樣特點的人引起好感。互補性原則:互補性原則當兩個人的角色作用不同時,互補性原則起著重要作用。互補性指人們喜歡那些與自己個性品質相反的人。一個主動的支配型男性和一個被動的順從型女性彼此間有吸引力。選擇與自己個性品質相反的人可以起到互補的作用,相互滿足需要。選擇與自己個性品質相反的人可以起到互補的作用,相互滿足需要。 互補性原則看來似乎與相似性原則是矛盾的,但從角色作用的觀點看卻是一致的。支配型男性和順從型女性在對男女關係中男女角色的看法上是一致的,他們認為男性應起支配作用,女性應當順從。支配型男性和順從型女性在對男女關係中男女角色的看法上是一致的,他們認為男性應起支配作用,女性應當順從。審美觀原則:外貌吸引力人們一般喜歡外貌美的人。 外貌美對於第一印象的形成尤其重要。喜歡美的東西是一種自然傾向,儘管不同文化的人對美的標準的看法並不完全一致。外貌美還可以產生一種光環效應(見人際知覺),認為外貌美的人也具有其他優良品質,而實際上並不一定具有。美的東西是好的,好的東西也被認為是美的。一個具有高尚道德和才智的人,往往被認為外貌也是有吸引力的。另外,看照片或影像,抽象地評價人,與同該人實際接觸相比往往產生不同的結果。相互性原則:相互性原則指我們喜歡那些也喜歡我們的人,不喜歡那些不喜歡我們的人。 一種滿意的關係是雙方的自我都受到支援的關係。C。貝克曼等人的研究表明,如果事先告訴甲小組成員,乙小組成員喜歡他們,那麼在以後重新分組時甲小組成員願意與乙小組成員分在一組。交往頻率原則:交往頻率原則熟習或交往頻率高能增加喜歡的程度。 R。B。扎永茨的實驗證明了這一點。他讓被試看一些人的面部照片,有些照片看25次,有些只看一兩次。然後問被試對照片的喜歡程度。結果表明,看的次數越多越喜歡。 這個效果在社會心理學中被稱為曝光效應。後來的研究又查明,在積極或消極背景下觀看,如在飲用好味道飲料或不好味道飲料背景下觀看,結果是一樣的。但觀看次數有一定限制,超過了一定次數會產生厭煩感。另外,觀看次數的作用主要表現在積極的或中性的刺激性上,多看反面東西不會導致對它們的喜歡。人們喜歡自己的映象,而他們的朋友卻更喜歡他們的正像。這也是接觸效應的表現,因為人們常常看到的是自己的映象,而朋友們則常常看到他們的正像。鄰近性原則:鄰近性原則在其他條件相等時人們傾向於喜歡鄰近的人。研究表明,隨機被安排在同一宿舍或鄰近坐位上的人容易成為朋友。同一樓內住得最近的人容易建立友誼。鄰近性與交往頻率有關。鄰近的人常常見面,容易產生吸引。愛情是人際吸引的特出表現形式愛和愛情社會心理學研究的新課題。 社會心理學家認為,愛是一個較廣泛的概念,包括對人民、對父母、對師長等的愛,而愛情則一般專指男女之間的親暱關係。社會心理學家E。C。哈特菲爾德和G。W。沃爾斯特1981年把愛區分為戀愛和友愛。戀愛是一種用不同愛情術語解釋的強烈生理狀態,一種混合的情感,包括溫柔和性感、興奮和苦惱、焦慮和欣慰、利他和嫉妒等。戀愛被定義為一種與他人結合的強烈願望。相互的戀愛伴隨著滿足和狂喜,單戀則伴隨著空虛、焦慮或失望。戀愛往往包含把對方理想化的傾向,往往是盲目的不可控制的情緒狀態。友愛則是不那麼強烈的情緒,包括友好感情和深刻理解,其特點是友好、諒解、關心對方幸福。它是比較現實的,把對方視為現實的人,不像戀愛那樣把對方理想化。友愛被定義為人們對與其生活密切相關的人的情感。Z。魯賓(1973)把喜歡與愛區別開來。他認為,愛的因素是對對方負責、溫柔體貼、自我揭示、排他性。喜歡則指為他人所吸引、尊重對方、認為對方與自己相似。他制定了測量喜歡和愛的量表,能把二者區別開來。在預測男女愛情發展上,愛的量表比喜歡量表更有預測力。戀愛社會心理學家D。T。肯德里克等人(1977)認為,可用強化原則去解釋戀愛。從某人那裡接受的強化越大,人們便越可能愛這個人。這意味著,戀愛是由強烈積極的體驗所激起,由強烈消極的體驗所撲滅。但少數人持相反的觀點。如R。斯托勒認為,對立、神秘、風險等引起性興奮。多數心理學家認為,愉快和痛苦都能點燃愛情。從生理上看,愉快和痛苦都是強烈的喚起,喜悅、熱情、興奮與憤怒、嫉妒、憎惡都引起神經系統的交感反應,如臉紅、出汗 、心跳、呼吸加速等。因此理論家們認為,愉快和痛苦都可能點燃愛的體驗,D。達頓等人1974年的研究證明了恐懼和性吸引之間的聯絡。他們讓年輕男性被試分別走過兩座橋,一座是危險的吊橋,一座是安全的正常橋。當每個被試過橋時讓一位年輕美麗的女大學生迎面走來,要求被試填一份問卷。填寫後女大學生把自己的電話告訴被試,告訴他如需瞭解問卷詳情,可以打電話找她。結果表明,在危橋上遇到女大學生的33名被試中有9人打了電話,在正常橋上遇到女大學生的被試則只有兩人打了電話。按照S。沙赫特提出的情感二因素論看,情緒體驗依賴於生理喚起和認知標記。人們莫名其妙地感到害怕時,往往以環境來解釋。沃爾斯特把這個理論應用到愛情上。認為愛情是生理喚起和適當認知標記的結合。你在思念戀人時,此時任何情景引起的生理喚起的加強都可能被解釋為愛情的增強。如一對暴風雨中的戀人比在一般條件下更易於增強愛情,因為暴風雨引起的喚起被解釋為愛情了。當然,如果其他解釋很明顯,便不會解釋為愛情。 愛的傾向愛情和喜歡是不同的,但喜歡是愛情的基礎。社會心理學研究表明,影響喜歡的因素也影響愛情,前面所談的影響喜歡的因素,如相似性、滿足性、接觸頻率、外貌吸引力、互補性等也都是決定一個人最終選擇什麼人作戀人或伴侶的重要條件。所以,相似的人、住得鄰近的人、交往頻率高的人、外貌吸引力大的人、角色作用互補的人之間容易發生愛情。男女愛情體驗上的差異美國的研究結果顯示,男性比女性更易於產生愛情,女性比男性更易於中斷愛情。 而且男性中斷愛情後雙方還可以保持一般朋友關係,如果女性中斷愛情,就難於保持這種關係。女性比男性更易於體驗愛的激情,男性對愛情的看法更具浪漫色彩。失戀和離婚愛情量表可以預測愛情關係是否會維持下去。女性的愛情量表分數具有更大的預測力。男性的權力慾、大男子主義往往是造成關係破裂的重要原因。從公平理論的觀點看,對愛情關係感到不公平,付出得多,收穫得少,可能使愛情中斷。短時分離可能中止一般的感情,但卻會加強較深的感情。父母對愛情的干涉往往不會產生預期的結果,反而會加強青年人之間的愛情。這在社會心理學中稱為羅密歐和朱麗葉效應。G。列文格爾1979年提出一個公式來說明婚後雙方關係的變化。他認為,吸引力、障礙、另外的吸引力之間的不平衡,往往導致離婚。這裡吸引力指婚姻的物質和精神享受,障礙指離婚的代價,另外的吸引力指獨立的價值、第三者的吸引力。當吸引力下降、障礙消除、另外的吸引力加強時,容易離婚。人際吸引的基本原則:①強化原則: 強化是學習論的一項基本原則,運用到人際吸引中,就是我們喜歡能給予我們獎勵的人。②聯結原則: 聯結是經典條件反射中的一個極其重要學習原則。我們喜歡那些與美好經驗聯結在一起的人,而厭惡那些與不愉快經驗聯結在一起的人。③社會交換原則: 這一觀點認為,我們對於一個人的喜歡與否,是基於成本與利益所做的評價。根據社會交換理論,當我們認識到從人際交往中,得到的報酬超過成本時,便會喜歡和我們交往的人。影響人際吸引的主要因素有:個人特質、相似性、熟悉性 和 接近性。①個人特質:社會心理學家經過多年研究,總結出了一些與吸引有關的個人特質,主要有溫暖、能力、和外表吸引三個方面:a.個人的溫暖:溫暖是影響我們對他人形成印象的主要特質。b.能力:IQ和EQ的綜合能力c.外表的吸引力: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外表(也稱相貌)漂亮的人更具吸引力。漂亮的輻射效應。按照這種效應的看法,人們經常認為別人看到自己和特別吸引人的朋友或情人在一起,能提高自己的大眾形象。②熟悉性:◎曝光效應:我們把這種只要經常出現,就能增加喜歡程度的現象叫做曝光效應。莫雷諾,J。L。社會測量態度測量人際知覺頭條萊垍